你的位置: 首页> 保健养生> 文章正文

贩卖“焦虑”的婴幼儿营养保健品你“中招”了吗?

时间: 2019年08月08日 09:23 | 作者:朗依制药 | 来源: 医药资讯| 阅读: 125次

原标题:贩卖“焦虑”的婴幼儿营养保健品你“中招”了吗?

  ● 专家表示,婴幼儿营养保健品的功效并没有宣传的那么“神奇”,现在很少有孩子会营养不良,出现营养不良也多是由本身所患有的基础疾病所造成的,如果是疾病引起的,那么营养保健品并不能代替药品。

  ● 婴幼儿营养保健品商家设计的是一种贩卖“焦虑”的商业逻辑,缺乏正确权威的引导,商家的宣教就等于先入为主,在家长心里种下“焦虑”,家长就会在这种“焦虑”的驱使下购买产品。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品质和健康意识的提升,特别是对育儿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铺天盖地、种类繁多的婴幼儿营养保健品在对其功效的过度宣传下,迅速激发了年轻家长们的购买欲望,且服用人群愈显低龄化。而“缺什么补什么”的基本道理,也渐渐被“给孩子吃保健品就一定健康”的错误理念所取代。

  对婴幼儿来说,营养保健品日常是否可以随意添加、长期服用?乱补会产生哪些副作用?这类产品的宣传和售卖又存在哪些问题?带着种种疑问,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通过实地探访母婴店、咨询多位儿科医生和业内人士等,希望能帮助家长们获得更为科学的指导和建议。

  “天花乱坠”的宣传

  在搜索网站上输入“婴幼儿营养保健品”,出现的信息大致可归为两类。一类是关于各类产品“天花乱坠”的广告宣传,另一类则是一些儿科医生和业内人士“苦口婆心”的忠告:“不要再给宝宝乱吃营养保健品了。”

  虽然专业人士的告诫有理有据,但仍挡不住部分家长“狂热”的购买欲望。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搜索同样的关键词后,以补充钙铁锌、DHA、益生菌、多种维生素等为主要功能的各类针对婴幼儿的产品一应俱全,产品名称中均有提高增强免疫力、预防近视、改善记忆力等描述,且价格不菲。

  点进其中一款进口婴幼儿藻油软胶囊产品的链接后,记者看到,该产品月销量超过2000件,一位顾客在宝贝评价中写道:“老大小时候一直吃的这个,现在给二宝准备。X猫直营的比较信得过。”而另一款某品牌婴幼儿鳕鱼深海肝油软胶囊的月销量则超过了5500件。

  记者对相关产品链接仔细翻看后发现,如此高的销售量在电商平台上并非少数,而消费者们在产品评价中普遍关心的是产品的真伪,而非产品的成分以及功效是否真正适合婴幼儿。

  为进一步了解这些婴幼儿营养保健品的售卖情况,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青年路上的一家母婴用品店。走进店内,记者很快便看到设在显著位置的婴幼儿营养保健品柜台。当记者拿起之前在电商平台上搜索过的一款进口婴幼儿藻油软胶囊产品后,一位售货员马上向记者展开推销。

  该售货员表示,这款藻油软胶囊新生儿出生15天后便可直接剪开服用,有助于大脑和视网膜发育。记者看到,该产品注明每粒含DHA100毫克,但并未注明适合哪类人群,也没有针对不同人群的用法用量建议。售货员则表示:“包装上画着一个小宝宝,那小宝宝肯定能吃。小孩一天吃一粒,大人吃得多。”这样一款标榜进口、适合婴幼儿、两个月用量的产品,售价为558元一盒。

  众所周知,所有经过国家药监局批准获得批准文号的保健品,才能在包装上标上“小蓝帽”标识,没有这个标识,就不能自称保健品。但记者注意到,摆在婴幼儿保健品柜台上的几十种产品中,有“小蓝帽”的产品仅为个别。该售货员则表示,“没有‘小蓝帽’,是因为商家没有去申请。”

  针对这些产品的用法用量,该售货员的介绍则更加“随心所欲”。针对一款婴幼儿益生菌产品,她表示:“没有腹泻等症状也可以吃,只是吃法不一样、疗效不一样。比如腹泻就是餐前空腹吃。要想提高免疫力就随餐、餐后吃。”

  得知记者的孩子并没有吃过上述产品时,她“神秘”地分享心得:“吃过这个(营养保健品)的宝宝跟没吃过的真的不一样。从眼睛就能看出来,吃过DHA的孩子眼睛都特别明亮。”并建议记者“趁着孩子还小,赶紧给孩子吃上”。

  乱吃可能适得其反

  婴幼儿是否需要服用营养保健品?乱补又会产生哪些副作用呢?

  在前不久播出的一档育儿节目中,当主持人问现场嘉宾,有没有不给孩子吃保健品的,一位嘉宾回答:这必须得吃啊。并表示带孩子去一些人多复杂的场所时,会提前给孩子补充益生菌以提高免疫力。

  听到这样的回答,被邀请参加节目的儿科医生、《虾米妈咪育儿正典》作者余高妍显出一脸无奈。“理论上来讲,是不是应该缺什么补什么?但现在正常人也在疯狂地补益生菌。”她解释道,“其实益生菌到达肠道的时候已经生存不了多少,大部分被胃里的消化酶杀死了,所剩无几,即使补对了,也是杯水车薪。”

文章标题: 贩卖“焦虑”的婴幼儿营养保健品你“中招”了吗?
文章地址: //www.pedca.com/baojian/1576.html

相关文章推荐:

Top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