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制药资讯> 文章正文

“礼俗传统与中国社会建构”论坛暨《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学术研讨

时间: 2020年08月13日 10:15 | 作者:朗依制药 | 来源: 医药资讯| 阅读: 186次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张清俐 通讯员 石玉洁)8月3日上午,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齐鲁书社联合主办的“礼俗传统与中国社会建构”论坛暨《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学术研讨会在线上召开。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书记、中华美德教育学院书记李平生教授主持会议,山东大学《民俗研究》主编、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张士闪教授介绍了丛书编撰情况,山东大学校长助理兼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邢占军教授、齐鲁书社总编辑傅光中先生分别致辞。与会学者从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共同探讨中国社会中的礼俗传统及其运行机制。

“礼俗传统与中国社会建构”论坛暨《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学术研讨

《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近日出版

  张士闪介绍说,《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受到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其选题主要是来自民俗学、民间文学和相关专业的偏重田野研究的博士论文,还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结项成果,先期出版6册。他认为,这套田野丛书深深植根于山大民俗学的深厚传统之中,是20世纪30年代以顾颉刚、闻一多、丁山、冯沅君等为代表的民俗传统的延续,并直接受益于80年代以来关德栋、李万鹏、刘铁梁等一代学者的薪火相传。他将这套丛书视作敬献给他们的一份学术礼物,并向以刘魁立先生、乌丙安先生为代表的诸多专家学者的支持表示感谢,对齐鲁书社、山东大学领导所给予的指导与支持致谢,并特别对具体参与本套丛书策划、付出无数心血汗水的刘铁梁、赵世瑜二位教授致谢。

  齐鲁书社总编辑傅光中先生致辞说,作为国内民俗学的研究重镇,山东民俗学界长期坚持“走进田野,从田野中理解中国”的研究理念,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次出版的《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丛书是对相关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以“礼俗互动”的学术眼光,广泛研究梅花拳、烧大牛、扮玩、老人会等乡村传统,既有理论研究的高度,又有田野调查的深度,代表了当代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较高水准。

  山东大学校长助理邢占军教授首先向张士闪教授主持的《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的问世表示祝贺,并介绍了山东大学在人文社科方面的推进情况以及近期发展规划。他特别提出,新时期以来的山大民俗学,坚持以村落为单元的田野研究,致力于田野、文献与理论研究的结合,兼顾民俗学基础理论探索和服务当代社会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直是我们感到非常自豪的一个专业”。他表示,学校以后将给予民俗学科和《民俗研究》杂志以更多的关注和更大的支持,并期望通过这次研讨活动,促进山大民俗学发展更快,特色更加鲜明。

  随后,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王加华教授和张士闪教授的主持下,与会学者展开了学术研讨。

 从田野中理解中国

  20世纪初,一场由北京大学发起的歌谣征集活动,揭开了现代民俗学在中国的序幕。中国民俗学从诞生之初,就将与传统之“礼”相对的“俗”作为研究对象。“民俗学的研究价值在于,弥补以往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对广大人民群众及其他们日常生活的忽略。”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刘铁梁认为,中国的民俗学者应该扎根中国乡土社会,多与老百姓“打交道”,尊重文化主体,从民间语汇和民间的智慧中重塑民俗学理论,以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方式思考完整的中国文化形态。

  中山大学教授刘志伟表示,中国民俗学运动最初兴起于历史学者走向民间,试图从老百姓生活逻辑中去发现礼是如何在民间落地。对于历史学者而言,不仅是一场范式革命,也意味着历史学研究的传统话题需要在俗之中去再认识。但是,在具体的田野考察中,也应避免盲目用“礼”的知识体系固化理解“俗”的现象。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王晓葵认为,在社会已经发生深刻变革的当代,“在田野中理解中国”之“田野”,不仅仅是乡村,也包括城市,当某种文化要素发生变化或者转移,可能会产生新的生活形态。每一个村落的地域性研究应该和宏大的叙事目标相结合。大量的田野调查,可以反映出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可能性,为我们理解中国提供更多的启发。

 礼俗互动作为学术分析工具

  如果说中国民俗学肇始于从“礼”走向“俗”,那么近年来由山东大学教授张士闪、北京大学教授赵世瑜等学者在学界发起的关于礼俗互动话题的讨论,则试图重新发现礼与俗的关系及其在中国社会中的运行机制。

文章标题: “礼俗传统与中国社会建构”论坛暨《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学术研讨
文章地址: //www.pedca.com/news/283522.html
Top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