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制药资讯> 文章正文

同仁堂郭凤华:以工匠精神精雕细琢良心药

时间: 2019年12月25日 17:35 | 作者:朗依制药 | 来源: 医药资讯| 阅读: 64次

  【中国朗依制药 人物访谈】同仁堂制药厂“安牛班”班长郭凤华笑眼盈盈亲和力十足,能够准确地说出班组里所有徒弟的生肖,29年来只做一件事但从未喊过枯燥厌倦。

  郭凤华是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亦庄分厂传统工艺展示线安牛班班长,自1988年进入同仁堂工作,至今已近30个年头。从初的普通制药工人,到现在的非遗传承人,从初一心一意搓好每一颗药丸,到现在肩负着将手工绝活传承下去的重任,一路走来的郭凤华,靠的是用心、耐心和恒心,以及专属于中华传统从业者的“匠心”。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工匠郭凤华的成绩来自于勤奋、用心和坚持。

  郭凤华在同仁堂制药厂亦庄分厂生产车间外讲解安宫牛黄丸制作步骤。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利影摄

祖孙三代,匠心传承

  1988年,17岁的郭凤华进入同仁堂工作,成为一名从事手工制药的工人。

  高中未毕业的她进入同仁堂工作并不是偶然,祖父解放前就在同仁堂工作,父亲在上个世纪50年代进入同仁堂,成为一名技术工人,自小家中就有浓郁的“同仁堂”文化氛围。父亲常给郭凤华讲同仁堂人爱岗诚信、视产品质量为生命的故事,讲发生在工厂的小趣事、师徒情。父辈的熏陶,促成了祖孙三代与同仁堂的不解之缘。

  在郭凤华小时候,父亲带徒弟会有正规的拜师会,至今她仍然清晰地记得父亲向她展示拜师会照片的情形,父亲戴着大红花,很是荣耀。

  正是这种匠心文化的传递和耳濡目染,让郭凤华非常向往去同仁堂工作。

  17岁时郭凤华如愿进入同仁堂,上班前父亲教导她,同仁堂对自家有恩,要努力工作别偷懒。父亲对郭凤华的影响非常大,回忆起过去,诸多情绪涌上心头,她的眼里顿时蓄满了泪水,“哪个坟头都没有累死的”,这句父亲用来督促自己的白话她一直记到今天,“父亲告诉我,要好好工作,争光谈不上,但一定不要给家里抹黑。”

  这种直白不讲修辞甚至显得有些过于直接的俗语,正是从业者工艺匠心朴素的体现,也正是这些接地气的教导,鼓舞郭凤华在岗位上坚持了29年,不断突破,不断进步,将简单做到,为工艺匠心做了好的诠释。

  正如父亲的教诲一样,同仁堂有很多工人们口口传颂的工作准则:“但愿世间人无病,哪怕架上药生尘”、“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些代代相传的心得既是工作要求,又是对病人负责的体现,同时也是郭凤华工作下去的精神动力、指路明灯。

  世界上没有一份工作是容易的,懒惰敷衍却期待能坐享其成只存在于投机者的幻想中。将普通工作做到合格水平尚需勤劳认真,更不要提将简单做到的难度。郭凤华说,学技艺皮毛容易学,学精了则需要若干年时间。在家人的影响下,在内心追求的驱动下,她热爱自己的工作,并脚踏实地去践行梦想。

勤学苦练,追求

  如愿进入同仁堂工作的郭凤华,在工作伊始就遇到了困难,手工搓丸制药看起来简单,实则是一个精细活。这项工作注重药品的重差,讲究“圆光亮”,药丸要圆整均匀色泽一致,细腻滋润软硬适中。这对刚参加工作的郭凤华来说,可是一只不小的“拦路虎”。

  要想精通,必须苦练,但是如何在练习的过程中不影响整个制药工作的进度才是重点,新手开始工作,返工率高,影响进度不说,过长的时间间隔还会影响药品品质,这是郭凤华大的担忧。

  要强的她没有气馁,从简单的给药丸刷油开始学起,为搓丸打基础。对于技术成熟的老师傅来说,刷油是简单的一道工序,刷毛飞舞间各个药丸圆光亮。但是对于学徒工郭凤华来说,这件事可不是那么容易,手忙脚乱不说,刷油要领掌握不到位就会导致刷出来的药丸重差不稳定,影响品质,废品太多。

  刚刚学习刷油的郭凤华,有10分钟上手练习的机会就很满足,要强的她每次练习之前都会在底下琢磨技巧,争取每次都有进步。

  郭凤华说,那段时间回家都是想着刷油的事情,琢磨动作,回忆要领,有时候会拿着乒乓球练习,晚上睡觉躺在床上比划动作,第二天上机实践。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练习,以达到师傅要求的标准,达到自己制定的目标。

文章标题: 同仁堂郭凤华:以工匠精神精雕细琢良心药
文章地址: //www.pedca.com/news/83186.html
Top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