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网上药房> 文章正文

【榜样】大歇岭上的“不歇人”

时间: 2021年02月10日 12:48 | 作者:朗依制药 | 来源: 医药资讯| 阅读: 101次

【榜样】大歇岭上的“不歇人”

汪品峰(左)在走访农户。 刘子凌 摄

  大歇岭、张盛沟,七沟八岭路难走,

  只见高山不见田,一年只收半年粮。

  大歇村地处大别山腹地,平均海拔700米,因境内有一梅岭古道,翻山越岭至此需“大歇一伙儿”而得名。

  过去,大歇村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村。如今,绿水青山环绕,红瓦白墙辉映,村容村貌整洁,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6%,人均存款达到3万元……

  从穷山村到“明星村”,这一变化背后,是大歇村党支部书记汪品峰带领干部群众苦干实干加巧干得来的。

  大歇村之困:说啥没人听,干啥没指望

  “以前的大歇村男娃找个对象特别难,原本说好的亲事等女方家看了门楼后,往往都要退亲。为啥?大歇村穷,谁也不想闺女跳火坑。 ”大歇村村民张海青说。

  2004年,原大歇村和张盛沟村合并而成新大歇村,辖12个村民组,211户810人,其中党员33人。 “村部是危房,寅吃卯时粮,说啥没人听,干啥没指望”。这句顺口溜便是当时大歇村的真实写照。

  生于斯、长于斯的汪品峰,比谁都着急。从小家境贫寒,家中8口人靠父亲一个人挣工分,揭不开锅的时候总是邻居们接济。

  高中毕业后,他外出务工,承包工程小有成就,2005年收入就超过10万元。然而,眼看家乡越来越穷,与外面的差距越来越大,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

  “大歇村再也不能这样穷下去。”汪品峰说。 2008年,他主动回乡参选村书记,一门心思想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刚上任不久,汪品峰一手解近忧,一手谋远略。 “为了让山上的村民搬下来,他就把自家的宅基地无偿让出来。 ”妻子黄宝玲说。

  山上的梅岭组海拔1000多米,交通不畅、生活不便,村民日子过得苦。汪品峰提出高山移民,主动让出自家宅基地,让祖祖辈辈深居高山的23户村民,顺利搬迁至安置点。

  搬下来是为了能过上好日子。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村集体经济为零,想干点事谈何容易。

  汪品峰找银行贷款,需要提供抵押。大歇村一穷二白,汪品峰便领着银行工作人员来家里让妻子签字,他要把自家的房子抵押给银行贷款40万元,作为村里修路修停车场的启动资金。

  “平时他就把私车当公车,最后把自家的房子都抵押了,就是想让村民知道他们没有看错人。 ”黄宝玲说。

  公生廉,廉生威。当过老师、做过老板的汪品峰,无论干什么事都看得远一点、想得深一点,村党支部成了党员群众的“主心骨”。

  大歇村之治:三干三不干,三年一大变

  数九寒冬,群山莽莽。

  1月15日上午,村民储德秋的家门口十分热闹,汪品峰和十几位村民围坐在一起,一一签订《土地入股合作合同书》。

  “这次利用农户低产田和抛荒地,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种植香榧,总共有500亩,村里又一富民项目落地了。 ”汪品峰告诉记者。

  去年8月份,汪品峰召集村民组长、村民代表开会,商议香榧种植,大家意见不一。会议结束后,他便组织大家前往黄山香榧种植基地参观学习、实地考察。后来,大歇村多次召开村民会议,会上大家一致通过土地入股种植香榧。

  祖祖辈辈生活在深山里的大歇村人,不仅对香榧了解得清清楚楚,还时常从嘴里蹦出 “AI技术”“森林康养”“研学旅游”等新鲜词儿。这些新鲜词儿都是出自汪品峰,他不仅自己学习,还经常带领大伙儿一起学。

  “他很爱学习,眼光和眼界都让人惊奇。如果不是汪书记本人的人格魅力,我们也不会来大歇村投资。 ”合肥金诺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方负责人丁辰说。

  大歇村位置偏僻,刚开始推动产业发展困难重重,多次招商毫无进展,但汪品峰从不气馁,从不轻言放弃。

  深山里有一个山洞,原是“三线厂”旧址资源。为了唤醒村里 “沉睡的资本”,汪品峰十几次前往合肥推荐这个资源,软磨硬泡终于把投资人请到大歇村来考察。

  “我们刚来时,汪书记真的很激动,一刻不停地跟我们介绍,马不停蹄地带我们看点,比20多岁的年轻人还要精力充沛,一直都不让我们‘休息’。 ”丁辰说。满满的诚意,深深的感动,最终大歇村与合肥金诺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投资1000万元的协议。

  如今,集互动体验与科普教学为一体的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企业拓展基地、青少年冬夏令营基地、星空帐篷营地、大歇湾漂流等旅游项目正式营业,农文旅融合新业态蓄势待发。去年共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0万元。

文章标题: 【榜样】大歇岭上的“不歇人”
文章地址: //www.pedca.com/yaofang/396436.html
Top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