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网上药房> 文章正文

政策变革下,DTP药房的困境

时间: 2021年03月09日 20:08 | 作者:朗依制药 | 来源: 医药资讯| 阅读: 100次

  医药网3月8日讯 国内DTP药房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公立医院改革深化,医药分家、处方外流呼声迫切,其作为承接处方外流的成熟商业模式开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如今的格局,大体可分为四大类型:一是以国药、上药、华润为代表的医药流通企业,凭借与上游合作便利来开展DTP药房;二是以仁和药房、九步大药房的跨界模式;三是以一心堂、大参林等为代表的大型连锁,近年来凭借成熟的连锁化优势,布局DTP药房;四是以思派、邻客、康爱多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新贵”,通过结合大数据思维,能够系统地掌握患者用药。

  尽管格局初定,但是“国谈”、医保支付等政策正日益成为影响DTP药房发展的重要“因子”,甚至将决定未来特药定点药房发展方向。

  品种纳入医保,“红利”or“烫手山芋”?

  2021年,国家印发《关于将36种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的通知》,从此拉开了抗肿瘤药物及创新药大量进入医保目录的新时代大幕。

  2021年12月28日,新一轮的医保谈判落地。国家医疗保障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的《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显示,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目录的共119种药品,谈判成功的药品平均降价50.64%。

  以达伯舒为例,2021年通过国谈纳入医保。信达生物发布的数据显示,其主导产品达伯舒2021年全年销售收入超人民币22亿元,而2021年国谈前只取得了10.16亿的业绩。

  达伯舒纳入医保后业绩翻番,但从特药定点药店的角度去考虑,却未享受到太多的市场红利。

   “国谈之后,产品价格下降,产品进院,由于医院的便利性,最靠近医生和患者,即使双通道下,由于医院的便利性,DTP承接的量也不是很大。”江苏省医药有限公司零售部采购经理贾小庆坦言。

  就目前各省地市数据而言,可能受疫情的影响,国谈部分在特药定点药店的增量数据基本没有。如果没有增量的支撑,那么单价降低必然导致销售额下降。

  因此,可以预见,拓益、艾瑞卡、百泽安等通过国谈纳入医保的品种也并不例外,原来靠国产PD-1单抗获取高额业绩的企业,本次国谈医保下必定受到一定的冲击。

  医保支付变革下的挑战

  目前,国内的DTP药房多数以抗肿瘤药物为主。DTP模式的特点,决定了品种授权是DTP药房的生存之本。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建立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机制。可以预料,下一步,各地以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重点的医保管理改革,将会全面铺开和推进。

  医保支付方式的变化,对DTP药房有着深远的影响:

  1.产品授权的转变

  DTP药房对品种资源的依赖远远高于传统药房。一个DTP药房的品种数量基本在30~400之间,这说明DTP药房对产品资源的依赖性特别强。医保支付方式的变化,使得上游制药企业在经销商选择及品种授权上的考量因素也随之转变,之前以自费药时期以服务能力水平作为首要条件,而现在则以支付方式作为首要条件。

  此外,制药企业考虑到商务管理的成本效率问题,产品授权上多数采用一城两店的模式,医保品种转移到具有医保资质的DTP药房后,后续新品也极大可能延续相同渠道,而具备医保支付方式的DTP药房并不多。原来各企业有各自的渠道选择标准,品种授权分散在各DTP药房,时下在产品授权上愈发集中,这形成了一个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可以说,部分未能获得医保资质的DTP药房已经被逼到了生死边缘。

  2.“双通道”成主流

  自2021年国谈97品之后,人们还在纠结,特殊用药是“单通道”还是“双通道”,仅仅过去一年的时间,各地频繁落地的政策表明,“双通道”是主流趋势,虽然按照规定特药无条件进院,但是“双通道”也给特药定点药店留下了一个口子,留下了一个发展的窗口。像内蒙古、黑龙江、湖南长沙、益阳、湘潭以及陕西西安、咸阳、延安,河南商丘、湖北十堰、安徽安庆等地均已落地特药双通道管理模式。

文章标题: 政策变革下,DTP药房的困境
文章地址: //www.pedca.com/yaofang/416641.html
Top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