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医学院校> 文章正文

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软硬共进”兑现改革发展新思维

时间: 2020年05月09日 07:05 | 作者:朗依制药 | 来源: 医药资讯| 阅读: 115次

4月29日重庆市人民医院两江院区正式开诊。

4月29日重庆市人民医院两江院区正式开诊 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重庆新闻4月29日电(通讯员 张勤)29日,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两江院区正式开诊。此前,两江院区的规划设计、设施条件、运营理念在试运营期间得到肯定评价,全面开诊后有两江院区望为当地百姓就医带来“人性化”的质变。

  作为重庆首家省级建制人民医院、首批三甲综合性公立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挂牌已有4年。其间的发展脉络,很大程度印证了重庆市近年推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新方向。“有理由相信,两江院区开诊只是未来更多积极因素的预演。”医院有关负责人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

项目“代建制”释放多重效益

  为整合重庆市公立医院资源,2014年8月,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原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原重庆市中山医院合并组建重庆市人民医院。

  “2016年3月,‘重庆市人民医院’正式对外挂牌。医院拥有三院、中山、江北3个院区,但硬件条件难以满足长远发展需求,各院区分隔亦不利于兑现资源整合的改革初衷。” 医院有关负责人回忆说。

  由此,两江院区建设应运而生。两江院区一期规模达16.7万平方米,包括医疗综合楼(门急诊、医技楼、住院部)、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等。一期开放1000张床位,二期建成后1480张。

  医院是民用建筑中最复杂的种类之一,也是比较特殊的一类。科室繁多、要求精细,设计审查涵盖卫生、城建、生态、地震、消防、气象、交通等多方面,施工难度大、社会关注高,容不得半点马虎——如此庞大的建设内容,从2015年8月动工到正式开诊不到5年时间,两江院区建设跑出“高质量、加速度”的秘诀,在于创新运用项目“代建”制度。

  事实上,非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的项目,重庆彼时并未强制实施代建。“对我们自筹7成建设资金,仍坚持寻找代理业主、支出额外管理费用的做法,不少人认为‘多此一举’。”两江院区项目负责人说。

  项目的有序推进,很好地诠释了实行代建制的初衷。

  首先,医院建设大体量、专业性,代建可以弥补业主自身建设、管理方面经验知识的匮缺,有效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施工效率;其次,全程代建免去了业主办理手续、组织施工、申请验收等流程,能够腾出精力聚焦主业,专注改革发展。

  “同时,作为重庆迄今一次性投入最大的公立医院建设项目,我们通过与市属国有代建单位的合作,坚决杜绝‘灯下黑’,强化作风建设,把两江院区真正建成经得起检验的民生工程。” 医院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与代建单位的紧密合作中,两江院区引入了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可预先直观地解决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安装工程方面的难题,以避免后期返修、改造所造成的浪费;引入国际一流的JCI认证标准,建设中严格对照设计方案,使两江院区从功能布局、设施细节、服务流程等方面充分满足项目定位。

做强“软实力”也是“头等大事”

  过去这4年,两江院区的项目建设与医院“软实力”升级,都是重庆市人民医院的“头等大事”。

  合并之后的重庆市人民医院学科完备,设有心脏、骨科、呼吸3大协作诊疗中心;4家医疗科研院所;肝胆外科、心血管外科、变态反应科、呼吸内科、眼耳鼻喉科、骨科等13个国家级(市级)重点学科和专科已为市民所熟知。

  学科资源的“强强整合”如何惠及群众?在两江院区尚未投用的情况下,重庆市人民医院施行了“三个院区单一通行”制度:患者无论在哪个院区就诊,如遇到该院区没有的检查项,都可以通过医生开出的检查单到其他院区完成检查,无需再挂号、排队、找医生。为了方便患者,加强院区间无缝对接,院方安排了定点定时的班车接送。

  4年来,医院先后成功开展了重庆首例二叶型主动脉瓣狭窄经导管置换术、颈椎病微创治疗术、无造影剂冠脉支架植入术、重庆市首例3D打印个体化月骨假体植入等一批尖端手术,为众多患者摆脱了病痛困扰。

  4年来,医院着眼于提升综合实力,先后引进了学科研究项目管理人PI制、医院运营精细化管理、信息化及智慧医院建设、主诊医师负责制等一批先进制度和模式,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人才“内培外引”建设“研究型医院”

  “有了人才,学科才会越建越强;有了强大的学科,方能持续保持人才吸引力,通过双促进,实现双一流。”医院有关负责人表示。

文章标题: 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软硬共进”兑现改革发展新思维
文章地址: //www.pedca.com/yuanxiao/201013.html
Top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