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
')
你的位置: 首页> 制药资讯> 文章正文

手术边缘时间的护理风险管理

时间: 2022年01月06日 08:19 | 作者:朗依制药 | 来源: 医药资讯| 阅读: 193次

  边缘时间是指手术患者离开病房进入手术间之前和手术结束从手术室返回病房或送至重症监护室之前的这段时间。边缘时间患者常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如身份识别错误、摔倒、坠床、脱管、意外伤害、自行拔管、低氧血症及窒息、低体温等意外事件。

手术边缘时间的护理风险管理

  那么,合理的护理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如下:

  1、术前准备与接入患者入手术室期间的安全隐患的对策:

  (1)严格落实身份识别制度,对于术者须采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方法进行身份识别(床头卡、床尾卡、腕带、PDA信息化核对患者二维码、询问患者家属等)。

  (2)制作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护士交接、运送流程。

  (3)患者若术前注射苯巴比妥及阿托品,由于苯巴比妥的镇静催眠作用,阿托品的抗胆碱作用,患者随意走动或坐轮椅有可能发生摔倒及体位性低血压等风险。因此,病房护士须告知患者不可随意走动,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及时通知手术室护士来接患者,避免术前用药时间与接患者时间间隔过久。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家属共同将患者妥善安置于平车上,运送途中,一观患者安全,二观患者反应,三观患者心理。

  2、进入手术室后等待手术期间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1)陌生的环境,没有家属陪伴,护士应主动介绍手术室环境,消除患者陌生感和焦虑情绪;

  (2)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进行手术配合指导,鼓励患者正确表达自己的不适感并给予处理;

  (3)根据麻醉和手术要求,积极协助患者取取合适的体位,避免压疮的发生。

  (4)对等待手术患者的身份、手术位置、用药情况、管道(胃管、PICC等)、手术室精密仪器、手术室进行明确标识,利于医护麻进行识别,从而也防止对患者产生意外伤害。

手术边缘时间的护理风险管理

  3、麻醉复苏间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1)护理人员应全程陪护,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及生命体征,必要时通过呼唤患者的姓名、刺激患者耳垂等方式评估患者麻醉复苏情况。

  (2)密切关注管路多且躁动的患者,妥善固定各个管路并给予一定的心理安慰(可从侧面以及术后管路重要性谈起),谨防患者自行拔管。

  (3)对于气管插管患者,等待患者完全恢复自主呼吸后,血样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内,才可拔出,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出现呼吸暂停、血压、血氧饱和度下降时应及时给予急救处理,谨防窒息发生。

  4、低体温的风险与防范措施:

  (1)由于术中麻醉引起血管扩张、术野消毒剂的使用、术野暴露、静脉输入低于体温的液体等均可导致机体热量散失,为了缓和体温偏低,术前应合理调整手术室的温度,非手术野及时保温,冲洗液体给予适当加温;

  (2)麻醉复苏间注意保暖。同时,观察其有无寒战,及时发现并予以处理。

  5、患者转运回病房期间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手术边缘时间的护理风险管理

  (1)运送患者(运送途中,如果遇到风雨雪天气,则可使用带有车篷的爱心平车,谨防因为外界因素造成患者病情加重)

  (2)妥善固定患者的引流管、输液管,转运过程中,拉起栏杆,腾讯,预防坠床、脱管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3)转运途中,如有家属参与,一定讲解平车如何使用,对于平车也要做好相应的使用说明标识悬挂于醒目地方,谨防患者家属不会使用,或者遇到上下坡时用错劲、将患者头于脚方向搞反等这些原因造成意外事件发生。

  时间是连续性的,但是在每一分每一秒,我们都应做好相关的护理本职工作,做好相关的管理,避免因为那一秒的错误而影响整个事件。

参考文献:[1]刘金港.12例鼻窦肿瘤患者相关性低磷抗D骨软化症手术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报,2021,21(17):51-53.[2]刘金华.耳鼻喉科患者手术边缘时间的护理风险管理[J].护理学杂志,2021,31(22):36-37.[3]王依贵.品管圈在专科手术室减少手术边缘时间中的运用[J].重庆医学,2021,45(22):3159-3160.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文章标题: 手术边缘时间的护理风险管理
文章地址: //www.pedca.com/news/555226.html
Top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