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agent.yabovip168 > 文章正文

国产抗癌药背后的“三剑客”

时间: 2021年07月06日 13:30 | 作者:朗依制药 | 来源: 医药资讯| 阅读: 153次

2001年的一天,饶毅给施一公发了封邮件,希望他签名支持一项中国的科学研究计划。

看到巨额的投入和诸多不确定因素,这让当时还对饶毅印象欠佳的施一公,更加不满。第二天,施一公打电话给王晓东,希望他也抵制这个计划。

相比施一公,王晓东似乎更理解饶毅。2003年,该计划的一个试点——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成立,王晓东担任所长,饶毅担任副所长。

之后,三人相继回国,成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著名的“三剑客”。身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施一公在请辞清华大学副校长后,创办西湖大学任首任校长;饶毅离开北京大学,现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晓东还奋战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希望把它建成世界一流的生命科学研究机构。

他们在国内教书育人,也积极创业,投身于创新药的研发浪潮中。王晓东创办的百济神州(06160.HK)和施一公创办的诺诚健华(09969.HK)主攻抗癌药;饶毅创办的原基华毅则深耕神经领域。

6月28日,百济神州回A科创板首发过会。这意味着如果在科创板上市成功,百济神州将成为首个A股、港股、美股“三地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

就在百济神州传来喜讯的同一天,诺诚健华也发来捷报:公司自主研发的用于治疗肝癌、肾细胞癌、大肠癌及其它实体肿瘤的新型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RTK)抑制剂ICP-033已获批开展临床试验。

王晓东和施一公是河南老乡,也是老朋友。坊间传言,正是王晓东一句话,促成了施一公的回国决定。

1980年,17岁的王晓东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在他读大二期间,生物化学家吴瑞发起一个叫CUSBEA的项目,旨在选拔中国优秀学生赴美国学习分子生物学。

由于CUSBEA用的是哈佛大学一年级研究生考试试卷,王晓东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了读英文原版教科书上。1985年,王晓东轻松过线,成了当年北师大惟一通过这项考试的学生。

和王晓东一起赴美留学的,还有饶毅。

饶毅比王晓东大一岁,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施一公年纪最小,彼时,他刚刚以“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的成绩保送清华大学生物系。

在清华园,施一公几乎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1989年,他又以第一名的成绩提前一年毕业。

和王晓东、饶毅一样,施一公也去了美国。在美国,三人的研究领域都是生命科学领域,并且都成为顶级科学家,在知名大学任教授。王晓东、施一公还先后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施一公在获得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学位后,在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王晓东研究过一种线粒体蛋白质细胞sMAC,这种细胞可以诱使肿瘤细胞“自杀”,对研究治疗癌症方法有重要帮助。

事实上,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的癌症死亡率就一直在增加。一方面是癌症患者的数量在持续增多,另一方面,中国并没有自主研发的抗癌药,抗癌药以进口为主,价格居高不下。

等到施一公和王晓东从实验室走向资本市场,已经是十几年后的事情了。

2001年的一天,饶毅给施一公发了封邮件,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2003年,迎来不惑之年的王晓东选择回国创办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2021年,41岁的施一公全职回到清华大学,担任清华生命科学学院的院长。

据说,施一公在回国前,王晓东曾对其说过一句话:“一公,我们都欠中国至少15年的全职工作。”正是这句话,加速了施一公的回国时间。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坐落于中关村(000931,股吧)生命科学园,这里是王晓东搞科研的地方,也是后来中国生命科学领域“三剑客”创业的起点。

国产抗癌药背后的“三剑客”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内有一家叫保诺科技的生物制药公司,创始人欧雷强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生物力学工程学士学位,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他还是一个中国通,曾多次创业,是中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大牛”之一。

2021年,已经回国7年的王晓东约欧雷强吃饭。此前,有投资人找到王晓东,希望他去美国旧金山湾区创业,同时还带来一个消息:欧雷强刚刚8000万美元把公司给卖了。

王晓东本想拉他入伙,欧雷强却说:“中国的医药市场是个金矿,创业还得在中国。”他强调,要做就做抗癌药。

这一年,中国新发恶性肿瘤病例超过300万例,而90%的癌症患者仍依赖进口抗癌药。

文章标题: 国产抗癌药背后的“三剑客”
文章地址: //www.pedca.com/jiage/493851.html
Top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