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制药资讯> 文章正文

学术交流推动互学互鉴

时间: 2021年05月06日 09:28 | 作者:朗依制药 | 来源: 医药资讯| 阅读: 114次

  2021年5月15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指出,璀璨的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作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性高端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涵盖历史、文学、哲学、宗教、考古、民族与人类学等几乎所有人文学科研究。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召开近两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对外学术交流中持续开展平等、深入对话,互学互鉴、美美与共,与各国家和地区学术界共同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

 彰显文明互鉴新格局

  2021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明确指出,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习近平主席还指出,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平等尊重、美美与共是各种文明共存、共生、共融的本质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各国及地区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奏响了美美与共的亚洲文明交流交响曲。

  亚洲国家山水相连,历史文化关系悠久绵长。在漫长的文明交流历史中,文明之间的平等与尊重,写就一段段亚洲的发展与繁荣史。

  中国和伊朗都是世界文明古国,两大文明的交流历史源远流长,历久弥坚。自2021年以来,中国—伊朗双边学术研讨会已成功举办五届。论坛紧扣文明互鉴和文化交流主题,交流题目推陈出新,内容不断丰富。从中伊两国遗留的历史文献和古迹中,双向挖掘古代中伊两国在文化、艺术、哲学、医学、科技等领域古老交往的宝藏,总让人耳目一新。在两国绵延不断的交流史中,专家学者书写出中伊友好交往的佳话。

  中日韩三国同属东亚,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交往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文明交流史中,思想、文化及政治制度的交流互鉴贯穿始终。

  在中韩人文交流机制框架下,中国社会科学院与韩国教育部、韩国研究财团共同举办了系列中韩人文学论坛。论坛立足两国悠久的文明交流史,从文学、哲学、历史到语言、文化、教育,两国学者展开深入研讨。在多学科、多角度的学术对话中实现了对中韩人文学价值乃至东亚人文学价值的再发现、新诠释,为两国发展、地区合作乃至世界和谐与繁荣注入人文智慧与活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日本哲学会联合召开系列中日哲学论坛,探讨“全球化的哲学意义”“环境、生命、共生的哲学考察”“中日哲学思维方式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等学术主题。机制性的交流为双方学者深化理解中日哲学文化奥义提供了渠道,为两国共同应对当今全球性挑战带来启迪。

  一场场关于文明对话的学术研讨会,让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得到弘扬,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跃起来。各国学者在精彩的发言互动中展现出多元多样文化的多姿多彩,一同诠释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亚洲文明,共同构建平等尊重、美美与共的亚洲文明交流互鉴新格局。

激发亚洲文明交流新活力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各文明在互通有无中不断前行,共同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2021年,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指出,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一年后,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再次强调,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百度,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人是文明交流互鉴最好的载体。深化人文交流互鉴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径。周边邻国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深化文化文明交流的优先方向。

  2021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召开后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代表团访问越南、日本和韩国。代表团与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达成协议,确定实施历史文献数据库交流,合作翻译出版汉文古籍,合作开展中越革命史、两党交往史研究;与日本明治大学、早稻田大学、东北大学达成深化学术交流意向,探讨开展中日历史共同研究;与韩国东北亚历史财团签署交流协议,计划召开专题学术研讨会,推进中韩史学领域交流。

文章标题: 学术交流推动互学互鉴
文章地址: //www.pedca.com/news/455669.html
Top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