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制药资讯> 文章正文

3.2万亿市值三巨头看好,这个曾被低估的中国赛道,重新翻红了?

时间: 2021年06月15日 15:38 | 作者:朗依制药 | 来源: 医药资讯| 阅读: 188次


  随着中国医药创新实力跃居第二梯队,中国对于跨国巨头们不再只是市场,也正在成为全球投资、孵化创新的策源地。

  作者丨高嵩

  编辑丨刘岩

  图片|pexels

  一连三家跨国巨头“大手笔”出手,一个一度被低估的赛道,重新翻红。

  创业邦消息,西门子医疗近期宣布,与张江集团联合打造的全新开发式创新中心将于2021年第三季度在上海张江国际医学园区正式开业,此创新中心为西门子医疗全球四大创新中心之一,将提供一个与中国本土初创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大学合作的平台,以推动中国本土医疗科技创新速度。

  在全球大型医疗器械行业,有“GPS三巨头”,西门子医疗就是其中的“S”。2018年分拆上市后,西门子医疗最新市值达546.1亿欧元(人民币4232亿元),中国作为其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贡献了越来越大的价值。

  “中国现在的创新生态和原来很不一样。我们有很多中国本土的创新技术,如5G、人工智能、数字化等都走在世界前列。以前在中国的创业者喜欢说自己是‘中国的亚马逊’,而现在美国和欧洲的创业者会说‘我是美国、欧洲的腾讯’。我们希望在中国扎根更深,与我们中国的创新伙伴在更广泛的维度上一起合作。”西门子医疗全新开放式创新中心负责人赫伟接受创业邦专访时说道。

  全新开放式创新中心将与西门子医疗目前在中国的研发、生产基地形成战略互补,产生协同效应,旨在不断提升本土创新能力。

  不只西门子医疗,近期另外两家跨国巨头也大举进军中国医药创新孵化业态。

  2021年2月,最新市值达661.6亿美元(人民币4234元)的跨国基因测序巨头因美纳与红杉资本中国合作,建立专门针对智能医疗基因组学的创新孵化器。

  2021年5月18日,最新市值达3271.9亿瑞士法郎(人民币23329亿元)肿瘤药跨国巨头罗氏宣布与高瓴创投、张江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投资逾2亿元在上海张江建立罗氏全球首个自主建立并运营的加速器,以加速中国从科研到药物的创新成果转化

  从医到械,跨国巨头纷纷对中国本土医药初创生态下注看好。对于全球医药市场而言,当下中国不仅仅只是市场,正跃升成为全球创新的策源地。


从被质疑到巨头重仓

  中国医药创新生态曾一度备受外企质疑。从2015年起,跨国医药企业在中国的研发中心经历了一波“撤离潮”。

  2015年,艾伯维关闭了中国研发中心,该中心前后只存在了6年。2016年,诺华解散了中国生物药研发团队;2018年,诺华宣布将终止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的早期研发,并裁员140人。

  2017年8月,葛兰素史克宣布裁撤中国研发中心,将其中的研发项目转入美国研发中心。同年9月,礼来制药宣布关闭其位于上海张江的中国研发中心,GE中国研发中心部分撤出,回归公司本土。

  2017年11月,阿斯利康剥离中国的临床前研究业务,到新成立的迪哲医药。阿斯利康原来的中国创新中心(ICC)几乎所有研发人员均加入新公司,ICC负责人张小林出任迪哲的首席执行官。阿斯利康和国投创新合资,成为迪哲医药的大股东。

  2018年9月,诺和诺德宣布重组全球研发中心,作为转型的一部分,丹麦和中国的研发中心共裁掉约400名员工。

  彼时,对中国本土医药创新实力的质疑甚嚣尘上。但随着中国医药创新审评审批政策改革加速,中国加入ICH,科创板、港交所上市新政等助力,中国本土医药创新实力提升明显。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与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构建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系列研究报告第一篇:2015-2020年发展回顾及未来展望》指出,从医药创新数量及对全球的贡献衡量来看,中国已经从“第三梯队”进入到“第二梯队”

  “我们在中国医药创新质量上,看到了非常好的变化。过去大家一门心思想赚快钱,很多投入都在跟风,模仿。现在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创新投入,冒出来很多人工智能、数字化的新公司,大家愿意沉下心来,和临床专家、医生沟通,基于一个独特的临床洞察去做创新而不是照抄别人的。”西门子医疗创新中心赫伟说道。

  而随着中国医药创新实力的提升,跨国医药巨头们对于中国医药创新医药生态的认识也在重构,对于本土创新的心态更加开放。

文章标题: 3.2万亿市值三巨头看好,这个曾被低估的中国赛道,重新翻红了?
文章地址: //www.pedca.com/news/480339.html
Top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