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制药资讯> 文章正文

中药材助力产业振兴 振东制药探索新模式

时间: 2021年07月07日 21:31 | 作者:朗依制药 | 来源: 医药资讯| 阅读: 177次

近年来,山西平顺县与当地上市公司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政府+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运行模式,大力发展中药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平顺县顺利脱贫摘帽打下坚实基础。目前,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平顺县的支柱产业和脱贫农户增收的主要渠道,通过多年努力,振东制药探索出“高管包片、中层包村、员工包户”网格化管理模式,推动产业兴旺、农民增收。

产业带来希望企业带动增收

在黄芩种子地里,52岁的青羊镇路家口村农民王爱玲正在精心打理种子苗。这两年,她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劳作、自主种植、基地采摘等能获得四份收入。王爱玲说,家里的两亩地流转给了振东制药,每亩地年750元,共计1500元;从春耕、锄草再到秋收,一年的四五个月中,她都在振东药田里打工,每月收入2000多元;自家另外两亩地她种了柴胡,年收入在4000-5000元。

路家口村白双平家有3亩地,以前只种玉米,当时每斤在0.7元左右,亩产1000斤,按三年计算,收入在6000-7000元。2021年,白双平家开始玉米套种柴胡,按照玉米、柴胡种子、柴胡的收入分别计算,到2021年三年共收入2万多元。2021年,党参、柴胡、黄芩种植收入加上到外地指导中药材种植,年收入约30000元。

平顺县曾是长治市贫困发生率最大、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县,腾讯,振东制药主动承担起山西长治平顺县的脱贫任务,通过多年努力,平顺县在2021年顺利脱贫摘帽。车厢沟被誉为“中药材一条沟”。沟里八个村3万亩土地被流转,种植了赤芍、板蓝根以及稀有中药材西洋参等十多种中药材。

“当年到平顺县,是因为申纪兰和我商量来做这件事情。”振东制药董事长李安平说,2003年振东启动做制药厂。因为中药材的质量问题,振东开始挑选合适的地方自己种植中药材,在此过程中发现 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后来经当地领导主动联系,作为一种模式就推广开了。

目前振东在全国6个省,山西19个县种植中药材,种植面积80多万亩,带动22万农户稳定增收,户均增收2000-3000元。此外,振东直接吸纳村民就业300余人,年人均纯收入增加1.2万元,间接带动3.5万人稳定增收。2021年,振东中药材产业扶贫模式入选国家扶贫十大案例;2021年2月,振东五和健康科技公司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21年6月振东集团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扶贫办公室”落实扶贫工作

李安平说,振东制药在长治多个县发展中药材产业,平顺县是条件最差的,交通不方便,贫困程度深。为把扶贫工作做精做实做细,振东36名高管、160名经理、980名员工实行“高管包片、中层包村、员工包户”的模式,形成网格化管理,对平顺78个村进行精准帮扶,帮助农户组建专业合作社200余家。

振东集团党委书记宋丽莉表示,振东的扶贫工作是由党委组织牵头的,支部实施,党员带动,强化党委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为了把扶贫济困事业做扎实,振东集团1996年成立“扶贫济困委员会”,设立“扶贫办公室”,转型制药领域后,在平顺专设“产业扶贫办公室”,成立产业扶贫领导小组,出台扶贫工作考核办法和制度,针对不同的群体制定科学帮扶计划,将所有贫困村与包保人信息建档立册,做到专项扶贫、精准扶贫。

在定点帮扶中,振东制药将平顺县作为县域产业扶贫基地,专门成立了振东中药材开发公司,通过“政府+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运行模式,打通销售瓶颈,确保农户种的出、卖得掉,彻底打消了药农发展中药材种植的顾虑。并以流转模式、预付模式、订单模式、订单和临时增工相结合的模式与贫困户签订劳动合同,将药田承包到户,季节性用工使贫困户在日常收入之外,还有了一份额外增收。

为了最大限度降低贫困户种植中药材的风险,振东制药采用4种方式,全力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一是以流转模式用于试验示范基地和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并雇用当地村民务工;二是以预付模式解决群众尤其是贫困户的资金困难问题;三是以订单模式与专业合作社签订保护价收购协议;四是以订单和临时增工相结合的模式与贫困户签订劳动合同,将药田承包到户,使贫困户在日常收入之外,还有了一份额外增收。

振东制药从2003年开始中药材种植以来,由于收获周期长、支付预付款压力大,这一板块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一直到2021年才开始盈利。李安平说,我和振东就觉得对当地和百姓是有责任的,帮助当地脱贫攻坚对企业的影响很大,提升了员工的价值感和企业凝聚力。

帮扶力度不减做到“脱帽”不“脱管”

文章标题: 中药材助力产业振兴 振东制药探索新模式
文章地址: //www.pedca.com/news/494820.html
Top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