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网上药房> 文章正文

新华社:数字医疗步入成熟,医药电商将进入细分化、定制化阶段

时间: 2021年03月02日 19:07 | 作者:朗依制药 | 来源: 医药资讯| 阅读: 127次

在近日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主席陶匡淳对中国医疗行业的趋势与变化做出研判认为,数字化医疗在政策利好与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下迎来发展春天,中国的数字化医疗发展在逐步成熟。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了解到,在疫情的催化下,我国数字医疗发展迅速,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与此同时,作为数字医疗重要组成部分的医药电商行业未来将进入细分化、定制化的新发展阶段。

医药电商行业进入新发展阶段

数字医疗是指把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于整个医疗过程的一种新型现代化医疗方式,是公共医疗的发展方向和管理目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医药电商和互联网医疗迅速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数字医疗的主要形式。

陶匡淳认为,在政策鼓励、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技术提升多重驱动下,医疗健康服务模式正在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模式进行转变,制药企业也在探索以患者为中心的数字化生态系统建设。总体来说,中国的数字化医疗版图在逐步成熟。

“互联网+医药”的快速发展满足了人们足不出户便能购买所需药品的生活需求。通过电商平台购入药品的模式属于典型的“B2C”模式,它是Business-to-Consumer的缩写,指的是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商业零售模式,是目前较为普遍的一种电商模式。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今数字医疗的商业逻辑已经产生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从“C端扩张”到“B端赋能”:我国医药电商行业过去主要依赖“C端”接入人数增多、带动药品销量提升的商业模式遭到一定的发展局限,医药电商“B端”增速明显;从“渠道规模”到“供应链价值”:业界企业纷纷跨界合作,让我国医药电商行业从“单打独斗”转向通过利用供应链管理实现多元竞合的未来行业格局;从“流量营销”发展到“用户为王”:我国医药电商行业将逐渐从严肃的营销话语向以用户为核心、加强与消费者沟通的方向转变,网易,整个行业开始进入“以人为本”、“细分化”和“定制化”的新发展阶段。

2021年12月15日,国家卫健委、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的通知》,要求推进“一体化”共享服务,提升便捷化智能化人性化服务水平;推进“一码通”融合服务,破除多码并存互不通用信息壁垒;推进“一站式”结算服务,完善“互联网+”医疗在线支付工作;推进“一网办”政务服务,化解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推进“一盘棋”抗疫服务,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信息技术支撑。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企业加快构建数字医疗产业模式

与原来去医院就诊的方式相比,“互联网+医疗”的模式通过为人们提供了患者和医生共同的在线社区、在线问诊的渠道和慢病的有效管理等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互联网医疗发挥自身远程问诊优势开展大规模的线上咨询服务,不仅仅节约了远距离看病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在新冠疫情期间更是降低了病毒传播的可能性。以从业多年的医患交流平台“春雨医生”为例,记者采访了解到,它的问诊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快速提问”和“找医生”。“快速提问”是指系统根据用户的基本信息、用户的不适症状进行智能的科室匹配,同时对该时段该科室在线的医生进行众包抢答的推送。抢到问题后,医生便可以与用户进行在线咨询等服务。“找医生”则是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或者根据春雨医生自诊系统提供的建议,自行在平台上寻找自己认为合适的医生进行医疗健康咨询。这种模式让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在线问诊接触到互联网医疗服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互联网医疗用户的整体规模和渗透率,也将进一步助推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

瑞银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谭雅文日前向媒体表示,线上药房和线上问诊两个模式目前来看是有一定可预见性的。根据瑞银对线上问诊和医疗电商两个板块潜在市场规模测算,线上诊疗2025年的潜在市场规模是9000亿元左右,实际市场规模是800亿元左右;药品电商市场的潜在市场规模在1.4万亿元左右,实际市场规模在1000亿元左右。

欧阳日辉认为,当前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速度较快,表现为以大数据、云计算、“5G+AI”双核为驱动的智慧医疗模式,具有互联网医院、诊前诊中诊后智能连接和健康管理等多种商业实现方式。随着国家多个政策的出台,大数据、云计算、AI、区块链、5G等新技术发展,业界加快布局“互联网+医疗”,有效推动了数字医疗总体趋势的形成。

文章标题: 新华社:数字医疗步入成熟,医药电商将进入细分化、定制化阶段
文章地址: //www.pedca.com/yaofang/409722.html
Top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