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agent yabovip168 > 文章正文

合肥:推进民生工程实施 打造幸福之城

时间: 2019年09月20日 12:19 | 作者:朗依制药 | 来源: 医药资讯| 阅读: 139次

广覆盖、兜底线、出实招、提绩效,合肥市财政着力保障基本民生,运用创新的思维、改革的思路、系统的举措,探索出了一条民生发展之路。安徽省民调显示,合肥市民生工程实施,群众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

9月18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在合肥市政务中心举行。发布会上,合肥市财政局、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就合肥市民生工作发展情况做了详细介绍。

公共财政支出超80%用于民生,惠及千家万户

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市累计投入民生事业发展支出超过3500亿元,年均增幅12.15%,公共财政支出超80%用于民生,民生投入增速远远“跑赢”经济增速。今年,合肥市财政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强化民生支出管理,着力保障基本民生。其中:教育、科学技术、社保、交通、城乡社区支出等民生保障支出达到605.1亿元,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6.06%,同比增长10.5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31项民生工程投入达到117.64亿元,同比增长8.87%。

从2007年实施之初的12项民生工程,到2019年实施31项民生工程,政策覆盖教育、医疗、住房、社保、农村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保障人口300万大步跃升至800万人口,建成项目点34万余个,民生工程实施,群众满意度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被央视评为“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着力打造出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之城。

近年来,合肥市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实施了一批精品民生工程项目,受到国家、省级肯定。如:大力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满足居家和社区老年人多元化养老需求,受到民政部、财政部联合督查组肯定;巢湖市创新农村环境治理方式,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受到省住建厅肯定;肥西县坚持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全面实现乡乡镇镇通二级以上公路,被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授予“全国示范县”;庐阳区打造“互联网+智慧医疗服务”新模式,全省首批试点,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依托医联体,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专家服务;蜀山区网格化管理“智慧云”提升精准民生服务水平;包河区成立PPP模式组建的社会救助基金,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整合社会资源参与社会救助;瑶海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把免费艺术大课堂与公共文化设施场地的免费开放相结合,打造“精品文化”传播阵地等,省民生办在全省作典型经验推广。

同时,为强化民生工程精准管理,市民生办探索“三项”试点,即探索搭建市级信息化管理平台,初步实现民生工程跨部门、跨区域联网,实现过程监控、精准数据分析;探索民生工程项目建后管养,建成市、县、乡三级网络一体化工程类项目管护平台,实现民生项目精准管护;多角度探索宣传新方式,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在全市广泛开展民生政策宣传。

截至目前,合肥市先后实施民生工程项目60余个,投入资金超过570亿元,建成项目点34万余个,为推动合肥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民生保障。

紧扣民生兜底保障,全面施行低保制度

自2013年起,合肥市率先在低保领域探索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民政部门与人社、房产、公安、税务、残联、工商、公积金等部门共建信息查询机制,对全市申请低保家庭的房产、车辆、社保、工商企业、纳税等情况定期核对。2017年起实现核对业务全程网上办理,可在线实时查询比对,核对效率大幅提升。2019年,核对领域延伸至金融领域。自系统运行至今,全市共开展申请救助家庭信息核对7973批次,19.7万户次,51.2万人次。其中检出经济状况疑似超标家庭约占20%,既提高了社会救助工作的公信力,也为政府节约大量的资金支出。

截至2019年8月底,全市月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8.54万人,约占户籍人口的2.5%,其中农村低保覆盖面为4.06%。城市低保标准由制度建立之初的的户月人均120元,提高至639元,增幅432.5%。农村低保由2007年的年人均683元,提高至年人均7224元,增长约10倍。2018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市)城乡低保标准统筹,年增幅达到6%、60.8%,其中,城市累计人均补差566元,位居全省第一,农村累计人均补差383元。(王龙飞)

合肥:推进民生工程实施 打造幸福之城

合肥:推进民生工程实施 打造幸福之城

文章标题: 合肥:推进民生工程实施 打造幸福之城
文章地址: //www.pedca.com/yiliao/11881.html
Top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