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agent yabovip168 > 文章正文

馬鞍山雨山區:護好一江碧水打造“生態會客廳”

时间: 2020年05月17日 07:07 | 作者:朗依制药 | 来源: 医药资讯| 阅读: 108次

人民網馬鞍山11月9日電(郭雲濤) 深秋時節,天高氣爽,記者馳走在馬鞍山雨山區的濱江大道上,遠觀群巒起伏連綿,層林盡染,色彩斑斕,近看嶄新沿江步道、觀景平台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或嬉戲打鬧,或休閑運動,或駐足欣賞長江美景。

近年來,馬鞍山雨山區高質量推動,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以壯士斷腕的決心,狠抓長江東岸雨山段12.7公裡的全線環境綜合整治。而今,雨山區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打造的“生態會客廳”成果已現。

馬鞍山雨山區:護好一江碧水打造“生態會客廳”

長江東岸治理雨山段全景

薛家窪:昔日“臟亂差”,今朝 “美如畫”

作為長江東岸雨山段環境治理的主戰場,薛家窪地處雨山區生產型岸線和生活型岸線交匯處,佔地986畝,生態環境問題非常突出,群眾反映十分強烈。“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臨江不見江……”這是薛家窪在當地老百姓記憶中的形象。非法碼頭、“散亂污”企業、固廢排放點、畜禽養殖場等多種因素疊加,使薛家窪成了當地環境污染的重災區。

馬鞍山雨山區:護好一江碧水打造“生態會客廳”

如何還給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好環境成為雨山區提升老百姓幸福感的首要任務。

“我們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全面開展長江生態‘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以此為契機,薛家窪成了我們整改的重點。”雨山區農業農村水利局局長吳繼飛向記者介紹道。

今年4月份以來,雨山區委、區政府集中對薛家窪區域內的非法碼頭、“散亂污”企業等進行徹底拆除,對拆除后的地塊應綠盡綠,新增綠化面積近1000畝。同時建設薛家窪長江生態游園項目,實施沿江駁岸、棧道、棧橋、游道、綠道、觀景平台、綠化美化等工程,將原本“臟亂差”的長江岸線變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自薛家窪向南,綿延在長江沿線一片郁郁蔥蔥的楊樹林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這又是雨山區在修復生態的一個大手筆。近3000畝的區域,由水系、楊樹林和江灘地組成,堅持保護為主的原則,採取樹木整理、配植苗木、水系連通、修建棧道、出入口改造等工程措施,對該區域進行環境整治和生態修復,最大限度保留“楊樹林”原始生態景觀。

馬鞍山雨山區:護好一江碧水打造“生態會客廳”

楊樹林 畢琛攝

生態環境之美,不僅美在鳥語花香、青山綠水,更是美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改造環境的同時不損害老百姓的權益成為當地政府格外慎重對待的問題。

薛家窪區域原有漁船223條,涉及漁民57戶共229人。漁民長期以船為家,生產生活垃圾、污水直排長江,對水體造成嚴重污染。雨山區加大區內漁民退捕轉產工作力度,全面完成薛家窪區域漁船拆解、漁民上岸工作,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全面禁捕。同時,對退捕轉產后的漁民在住房、就業、教育、醫保、養老、低保等方面予以保障,切實解決轉產漁民后顧之憂。

薛家窪區域現已成為廣大市民運動觀光休閑勝地,漫步在薛家窪嶄新的步道上,移步換景,令人賞心悅目。“現在居住在這裡的每一個人都幸福感爆棚,今后,我們要做的就是共同維護好這得來不易的好環境。”說起薛家窪翻天覆地的變化,當地居民徐嘉琳滿臉笑容地說。

舊貌換新顏:九華村“蝶變”之路

雨山區採石街道九華村地處馬鞍山市西南郊,毗鄰長江之畔,從兒時起就一直生活在這裡的王根寶,在他的記憶中,家鄉從未像現在這樣美過。

“道路硬化了,環境變美了,連家裡的旱廁都換成了抽水馬桶,再也不臭了。”今年68歲的九華村村民王根寶興致勃勃地向記者介紹著身邊的變化。

馬鞍山雨山區:護好一江碧水打造“生態會客廳”

九華村整改后煥然一新 畢琛攝

自2019年5月中旬以來,雨山區對九華村一、二片村民組所在地進行村民村貌集中整治,按照“五清一改”要求,對村庄進行淨化、綠化、美化、硬化、亮化,河塘清淤、房屋出新、改水改廁、雨污分流、疏通溝渠,變死水為活水,修建四好農村路、停車場、健身區域和村民大舞台,方便村民生活。

“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不僅要打造優美的生活環境,還要增強老百姓自覺維護人居環境的融入感和榮譽感。”雨山區採石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計震說。

從老百姓“不願意留”到“不願意走”的過程,彰顯了九華村的美麗“蝶變”之路。然而,這隻不過是雨山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一個縮影。

文章标题: 馬鞍山雨山區:護好一江碧水打造“生態會客廳”
文章地址: //www.pedca.com/yiliao/208285.html

相关文章推荐:

    Top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