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医学院校> 文章正文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护士让护理服务更有温度

时间: 2021年05月14日 22:29 | 作者:朗依制药 | 来源: 医药资讯| 阅读: 136次

  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曾昊然 通讯员 李晓兰 汪韵雪)

  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有的是照顾患者的一点一滴;没有石破天惊的大场面,有的是无声的唇语和微笑;没有大红大紫的履历,有的是真水无香的陪伴和看护。

  浓情五月,让我们走近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下称:二院)的几名护士,聆听她们坚守岗位,用大爱点燃生命希望的暖心故事。

  重症医学科护士黄琰莹:十年悉心陪伴高位截瘫患者

  如果说,一天的陪伴是暖心,一个月的陪伴是感动,那十年的陪伴就是坚持。

  在二院重症医学科,有这么一门约定俗成的“必修课”:刚来的护士都要从学着照顾患者杨肖(化名)开始,而黄琰莹就是这门课的优等生。

  杨肖刚入院时才23岁,他由于一场严重车祸而高位截瘫,一心求死。杨肖的父亲跪在医生面前,求医生救救他的儿子。那时的杨肖四肢不能动,抗拒治疗的他还会朝护士吐口水。重症医学科的护士们对他耐心劝导、精心照顾,他渐渐地打开了心扉。

  黄琰莹是照顾杨肖最多的护士。杨肖不能自主呼吸,必须进行长期气管插管,这导致他不能开口说话,只能依赖唇语。为了更好地和杨肖沟通,黄琰莹自学唇语,从完全不知所云到自如地用唇语沟通,这背后付出,只有她自己知道。

  给杨肖买蛋糕过生日,帮他下载电影……10年里,黄琰莹陪伴杨肖的时间比家人还多。

  高位截瘫患者很容易出现肺炎、压疮等并发症,护理工作必须事无巨细,非常考验护理水平。而杨肖在医院“躺”了十几年,没有出现并发症。

  针对黄琰莹和ICU护理团队的贴心照护,杨肖的父亲夸赞:“谢谢你们!把我儿子养得白白胖胖的。”

  新生儿科护士张璐婷:为危重患儿畅通生命线

  新生儿科护士张璐婷还没当母亲,就比许多年轻妈妈更会抱宝宝。她是二院仅有的两名会实施新生儿PICC置管术的护士。“早产儿因个体发育不成熟、血管细小等原因,静脉穿刺难度重重;加之静脉血管壁薄,高浓度营养液刺激大,极易出现静脉炎等不良反应,PICC是早产宝宝治疗用药和营养供给的通路,是生命通道。”她说。

  据了解,2020年11月16日,二院新生儿科团队齐心协力攻克这一难题,成功开展首例新生儿PICC置管术。

  当天,张璐婷评估小患者病情和血管情况,林雪琼护士精心准备PICC穿刺包及各种器材,之后,一场牵动全科医护人员心弦的PICC置管术开始了。打开穿刺包,一眼看到的是粗粗的穿刺鞘,而宝宝的血管如头发丝般细,在场医护人员都倒吸了一口冷气。在张璐婷和林雪琼的精准操作下,置管一点一点向前推进。“送管顺利,X线摄片定位显示导管尖端到达预定最佳位置。”PICC置管宣告成功。这为维持小患者病情稳定,减轻反复穿刺的痛苦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璐婷还配合救治过一名“巴掌婴儿”。2021年1月初,新生儿病区收治了一名29周+4天、体重900多克的宝宝。宝宝出生后体重太轻,家属担心有后遗症而拒绝治疗,抱回家自养一周多时间,宝宝仍有生命迹象,遂又抱来二院就诊。在住院的44天里,宝宝经历了呼吸机辅助通气、静脉营养支持疗法、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在张璐婷和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宝宝勇敢闯过呼吸关、喂养关、感染关、营养关等一道道关卡,最终顺利出院,而且没有留下后遗症,出院体重为2010克。

  疫苗接种门诊支援护士柯秋亭:从早到晚连轴转为300人打疫苗

  3月底的一天,下午6点,在二院三期大楼的大堂内,上百名市民正在按号排队接种疫苗。疫苗接种门诊支援护士柯秋亭当班,她从早上8点一直工作到了日薄西山。“请露出上臂,别紧张,很快就好。”她耐心地说,同时找准位置,用棉签消毒后立即下针,推入疫苗,抽出针头,按下棉签,动作轻快。这是她今天接种的第234个市民。柯秋亭还特别嘱咐:“回家多喝水哦。”

  柯秋亭既是疫苗接种门诊的支援护士,也是重症医学科科室总带教、护理小组组长。她具备精湛的急危重症护理技能,十几年的ICU职业生涯没有磨灭她的同理心,反而让她的内心更加柔软。她一直牢记老护士长的教诲“能施是福”,并传授给新人。

文章标题: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护士让护理服务更有温度
文章地址: //www.pedca.com/yuanxiao/462094.html
Top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