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常见知识> 文章正文

“中國式大片”透視電影市場新變化

时间: 2019年10月20日 03:36 | 作者:朗依制药 | 来源: 医药资讯| 阅读: 174次

原標題:“中國式大片”透視電影市場新變化

主旋律大片能吸引年輕觀眾

中國青年報評論部融媒主編 王鐘的

近年來,“中國故事”的概念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國內主流輿論傳播場中。這意味著中國故事的內涵延伸了,其面向的客體也更廣闊了。許多以國內觀眾為主體受眾的影視片也開始朝著“中國故事”的標准靠近,我們不僅在向世界說明中國,也在向中國人說明中國。

這無疑是一大進步,是影視業水平整體提升的結果。今年國慶檔主旋律電影取得的巨大成功,與講好中國故事的觀念密不可分。綜合起來可以概括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其一,敘述大時代下普通人的故事。這一點在《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中體現得最為淋漓盡致。《我和我的祖國》會聚了國內多位一線導演,諸多表演藝術家和青年演員傾力參與。但是,它沒有讓創作資源簡單地疊加,而是挑選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若干次重大歷史事件,多層次地呈現了其背后的普通人,甚至主要人物都是時代洪流中的“小人物”。正是這種擺脫了“高大全”套路的創作思路,讓故事的敘事豐富生動,打破了傳播的藩籬,讓不同年齡層次、不同學識背景的觀眾都喜聞樂見。

其二,表達了文化自信,邁出了通過影視片傳遞中國價值的扎實一步。主旋律題材,就是要旗幟鮮明地亮出中國人的價值觀。比如為了集體目標犧牲個人享樂,為了捍衛國家統一較真到細節,為了組織的團結放棄個人的利益等,這些在中國的文化語境中,是響當當的核心價值。講好中國故事,就是要把這些價值觀亮出來,讓世界充分理解中國人的行為背后的價值觀和文化歷史底蘊,也讓國內的年輕觀眾理解中華民族的這份深沉,把民族價值觀傳承下去。

其三,展現了日臻成熟的電影工業制作能力。近年來,國產影視片在拍攝、后期制作等方面的進步有目共睹,像《流浪地球》等科幻大片上映以后,一般觀眾已經感覺不到與國際上的科幻大片有太明顯的距離了。在這次上映的國慶主旋律電影中,整體制作能力同樣可圈可點,像《攀登者》觸碰的登山冒險題材,沒有強大的制作團隊支撐是無法實現現在的效果的。特別要說明的是,劇本也是電影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合格劇本所要動員的力量也可能很龐大,很多題材的電影已不能由個別編劇完成,是集思廣益的結果,會涉及科學、法律、社會學、人類學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

其四,激發了文化市場和休閑經濟的潛力。幾部電影所取得的票房佳績,尤其是很多年輕觀眾自發買票到影院觀看,說明青年文化消費從廣度轉向深度。以前很多人覺得年輕觀眾審美是淺薄,局限在追星文化,但事實証明,隻要制作扎實、表演過硬、情感深沉,主旋律中國大片同樣可以吸引年輕受眾的目光。現在,很多年輕人決定看一部電影的時候,首先要看有沒有戲骨,故事能不能立得住。如果抓住這些觀眾心理需求,這種文化消費的潛力完全可以被進一步激發。

中國故事,顧名思義,由“中國”和“故事”兩個主體構成,缺一不可。中國主要指的是民族性,闡述中國人和中華民族的特色﹔而故事就是要符合傳播規律,用高超的敘事技巧來實現傳播目的。事實証明,優秀的故事往往是跨文化的,能夠將一個民族最有特點、最精華的部分,原原本本地在跨文化的語境中講出彩。反過來說,從來沒有一部電影在本國市場票房慘淡,而能夠在國際市場上受到認可的。因此,講好中國故事,既要有中國人的價值觀,也離不開對故事的駕馭能力。這兩者並不矛盾。

中國故事不是對好萊塢大片的模仿和生搬硬套。我們向好萊塢或者西方電影工業學習的,主要是其成熟的制作體系,但如果生搬硬套,就是一副空殼,國內市場也不乏一些形式大於內容的失敗之作,投資巨大,票房慘淡,觀眾們既看不到真正的中國元素,也沒能看到講述完整的故事。

講好中國故事,歸根結底還是要從人民群眾、從普通觀眾身上汲取智慧和靈感。隻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國慶主旋律電影的成功,就在於對當下時代脈搏的精准把握,也隻有這樣的電影才能挺直腰板向世界說明中國,讓世界人民傾聽中國人民最真實、最動人的故事。(周祺 堵芳 陳宇健 王鐘的)

【1】【2】


(責編:左瑞、谷妍)

文章标题: “中國式大片”透視電影市場新變化
文章地址: //www.pedca.com/zhishi/43481.html

相关文章推荐:

    Top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