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年11月09日 22:09 | 作者:朗依制药 | 来源: 医药资讯| 阅读: 155次
节气
十月廿九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立冬节气
LI DONG JIE QI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起始。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
立冬养生
LI DONG YANG SHENG
立冬,表示冬天自此开始了。
《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得,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这是说冬天已到了万物闭藏,冰冻地裂的时节,冬天应敛阴护阳为根本。
中医认为,立冬开始阳气潜藏,阴气盛极,因此,冬季养生主要就是避寒就温、保护阳气,使得机体的阴阳保持平衡。
现代科学也认为,低温寒冷的冬季,是各种冠心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关节问题的高发时期。
所以,我们注重冬季养生,强身健体的同时,更是在预防疾病发生,这就需要从饮食起居、身体精神等多个方面做好。
那么,立冬养生有哪些特点要掌握呢?
1
冬季养生,重在保护阳气:
中医认为冬季养藏,什么叫养藏?其实就是养护好阳气,避免外界的阴寒之气过度消耗体内的阳气。
因此,冬季养生宜多艾灸,起到益精养阴、消食化痰、养阴固精、健脾养胃、益气养阴等多重效果。
2
温补之前,先行“引补”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进补养生,应该以增加热量为主,宜多吃一些温热补益的食物。
但温补需求一个循序渐进的进程,进补之前最好能先做好“引补”,先健脾胃,让脾胃的消化能力得到振奋,进补的精微物质才能吸收更全面。
首要能够从温补的粥类食物、汤羹类食物开始,经过温补脾胃改进了运化机能,随后就能够添加温热类食物的摄入,能够适度吃些炖肉、炖羊蝎子等。适当吃一点偏辛辣的食物,也是对身体阳气的杰出弥补。然后再遵循“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方式进补,才是更有效的补冬方式。
3
咸黑入肾,补益阴血:
立冬后,气候更加枯燥,温补的同时不要忘记肺肾阴精的维护。
对于中医养生学来说,冬季对应的脏腑是肾,五色中黑色入肾,五味中的咸味入肾,黑色而咸味大多有补益阴血等作用。
所以,为了做好“秋冬养阴、冬季养肾”,立冬之后可适量多吃点咸味和黑色的食品,如海带、紫菜、桂圆、胡桃、核桃、栗子、木耳等。
此外还要要注意的是,冬季进补也要根据自身的体质酌情进补,一个原则是“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耄耋重延”。
4
皮肤干燥要滋阴润肺:
冬天天气阴寒,又容易干燥,水分不足会导致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会觉得皮肤变紧发干、瘙痒。
因此,冬天充分饮水也是必要的,可以适当饮用蜂蜜水、果汁,茶水等,每天大概饮水在2000毫升左右。
5
冬季养生,着眼于“藏”:
立冬之后,体内的阳气也会内潜,脏腑机能相对减弱,人体的代谢也相对缓慢。我们要顺应自然界的闭藏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