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药品知识> 文章正文

IFD治疗更应注重个体化合理用药

时间: 2019年08月17日 10:13 | 作者:朗依制药 | 来源: 医药资讯| 阅读: 150次

  恶性肿瘤、呼吸系疾病、血液病的高发,对于患者来说除了要承受疾病折磨,还极可能遭遇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害。而一旦发生高发侵袭性真菌感染,则面临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时机难以把握,患者预后不理想以及经济负担重等临床挑战。在日前召开的“博论天涯”——第三届侵袭性真菌感染多学科专家交流峰会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终身教授翁心华指出,侵袭性真菌病的发病呈上升趋势,针对IFD高危人群更应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个性化治疗需求: 致病菌种类发生变化,需要针对性更强的药物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王明贵教授指出,随着非白念珠菌感染呈上升趋势,非白念对唑类耐药的增加,棘白菌素的治疗地位将逐步提升。

  在抗真菌药物的选择上,应更多考虑病原真菌及感染类型、宿主因素、药物特性及性价比等因素。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欧洲临床微生物和感染病学会(ESCMID)等权威指南均推荐米卡芬净等棘白菌素类药物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一线治疗用药,尤其是患者既往有唑类暴露史、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器官功能衰竭、高度怀疑克柔/光滑念珠菌感染或有潜在药物相互作用等情况下,应首选棘白菌素类药物等。

个性化治疗需求:患者基础病各有不同,IFD治疗更需个体化

  侵袭性真菌病的高危人群为免疫力低下患者,多发生在血液、ICU、移植以及呼吸和感染等治疗领域。翁心华教授强调,不同科室,IFD患者的基础疾病不同、致病菌种种类、临床特点不同,治疗原则也不尽相同,依据不同科室患者的特点和IFD的高危因素,进行差异化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肺部是呼吸科患者IFD的高发部位。国内研究显示,呼吸科患者侵袭性真菌病在肺部发病率最高,占36.2%;国内一份尸检报告证实在32年中,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增加了41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病研究所所长刘又宁教授指出,临床针对确诊的肺真菌病治疗并不是十分常见,更多的是处于拟诊与临床诊断的经验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治愈率。早期选择适当的抗真菌治疗药物,能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棘白菌素类药物能有效治疗曲霉、念珠菌和肺孢子菌引起的感染,且安全性更可靠。”

  血液科是侵袭性真菌病高危人群常见的科室之一。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教授介绍说,血液领域IFD的高危人群应提早预防,ESCMID指南、NCCN指南、ECIL指南及意大利GITMO等国内外权威指南均推荐棘白菌素类药物如米卡芬净用于抗真菌预防,对于血液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仍应以经验性治疗为主。2010年Girmenia等首次明确提出,患者出现感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后再开展IFD的相关检查,出现阳性结果再开始抗真菌治疗,即诊断驱动或临床驱动的抢先治疗。

文章标题: IFD治疗更应注重个体化合理用药
文章地址: //www.pedca.com/yaopin/2479.html
Top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