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保健养生> 文章正文

秋分来啦,养生进补讲究多

时间: 2019年09月24日 09:56 | 作者:朗依制药 | 来源: 医药资讯| 阅读: 77次

秋分来啦,养生进补讲究多

9月23日是“秋分”节气。“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也就是说,从秋分这一天起,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气温下降,气候也变得干燥起来,驱寒润燥成为养生关键。另外,秋分时节,正是进补强身的好时候,但进补前最好先请中医辨明体质,看你适不适合进补。

注意秋燥与养肺

秋分养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才能够不生病。秋分之后,雨水渐少,天气渐凉而气候干燥。中医认为秋燥易耗津液,而驱寒润燥就成为平衡体内阴阳之气的关键。

记者了解到,秋主燥,经过炎热的夏天,到了秋天,大多数人会出现阴津不足的症状,燥气就来了。燥气最容易伤及肺部,肺失津润,宣发与肃降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出现干咳少痰、气急鼻燥、唇干口渴等肺燥的症候。肺外合皮毛,如果肺失去了滋润,它能影响的外部器官皮毛,也同样出现干燥症状,如皮肤干涩、毛发枯燥、大便干结等。所以,秋天进补的总原则是:偏重补肺气、补肺阴。

“白色食物通常有润肺之功效。”白萝卜、白菜、冬瓜、百合、银耳、莲藕、莲子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药膳中加入沙参、百合、麦冬等白色药材也是滋阴润燥的首选。

几类人群最宜进补

秋分过后,进入进补的好时节,但进补也有许多讲究,进补前最好先辨体质。“阳气过盛的人不宜再补了,这类人主要表现为易燥热、火气大。阴虚体质、阳虚体质、气虚体质人群,以老人居多,他们秋天易生各类疾病,最应有针对性地进补,提高免疫力。”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贾孟辉介绍。

该如何进补?“阴虚体质人群需要气阴两补,可多用滋阴类药膳,如海参、麦冬、枸杞子、银耳、百合等。”贾主任建议。

秋冬外界阳气日渐减退,阳虚者更需进补。阳虚的人可以开始进补膏方,但最好能到中医科量身定制适合体质的膏方。补阳的中药材还包括:人参、鹿茸、蛤蚧等,可根据体质需求选择。

气虚体质人群秋季可多吃黄芪、大枣等补气食物。气虚的代表补品为人参、太子参等参类。

“免疫力低下的人在秋天还要注意补气,可以多吃些疏肝的食物,如乌梅、李子和青果类(如青皮橘子、青苹果等)。在家经常用五味子煲粥喝也不错,可以抗过敏。”

掌握好“春捂秋冻”的度

秋分时节昼夜温差大,午间艳阳高照,早晚凉气袭人,若调护不周容易受风感冒,所以老年人要及时增减衣物。中医养生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捂秋冻”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不过,“春捂秋冻”是相对而论的,是有条件的,年轻人、身强力壮的人,加衣物的时候可以晚点;老年人、身体虚弱的人,特别是心脑血管功能不健康的老年人,则要注意分寸,甚至要春捂秋也捂。

即使正常的秋冻,也有三个“禁地”——头、肚脐、脚,这些部位也需要保暖。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经常手脚冰凉的人和易感风寒的人,尤其要注意头部的保暖。中医称肚脐为神阙穴,一些脾胃虚弱,怕冷、易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可以采取经常在肚脐热敷的方法,驱寒助阳。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足部寒冷,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虚而入,所以秋季睡前泡泡脚很养生。

严防老胃病复发

另外,秋季是胃病的多发季节,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的中老年人,更应格外小心,以防旧病复发。

秋季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防止胃酸侵蚀胃黏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避免过多食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浓茶、酒及过热、过甜的食物;睡前不要进食,因夜间进食影响胃酸分泌过多而诱发或加重胃溃疡。

■特别提醒

适量运动,轻松平缓

贾主任提醒说,秋季养生,以“收”为主。老年人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比如:步行、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另外,运动不宜过早或过晚,最好太阳升起来之后开始,太阳落山前就结束。

秋分过后,大自然呈现出一派萧瑟之景,花叶凋落,人也与自然相应,容易情绪低落,悲忧伤感。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此时节尤其应调整精神状态,保持乐观的情绪,胸怀豁达,宁神定志。以此减轻秋季对人心理上的不良反应,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干扰。

■TIPS

秋分养生食谱

山药百合大枣粥

材料:山药90克,百合40克,大枣15枚,薏仁30克及大米适量。

做法:将山药、百合、大枣、薏仁、大米洗净煮粥,每日2次服用。

功效:山药具备补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热润燥;大枣、薏仁健脾和胃,合用具有滋阴养胃的作用。

文章标题: 秋分来啦,养生进补讲究多
文章地址: //www.pedca.com/baojian/15868.html
Top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