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网上药房> 文章正文

[哈药股份]DTP药房发展三大制约!

时间: 2019年10月03日 12:05 | 作者:朗依制药 | 来源: 医药资讯| 阅读: 111次

  医药网4月17日讯近年来,随着医保集中采购、价格联动机制和药房托管叫停等政策密集出台,直达患者的药品营销模式逐渐得到了药企和流通企业的青睐,希望借此提升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在此背景下,DTP药房这一直接连通医药企业和患者的药房零售模式逐渐流行。众多不同资金背景的医药零售企业纷纷布局DTP药房,一些地理位置靠近专科或三甲医院和大型社区的药房获得了资本的青睐,被纳入连锁药房的版图中。

  那么,DTP药房能否在监管趋紧和医保支付下调的环境中打开一条新的路径,帮助药企和流通企业维持既有的利润,甚至提升专科药物的营业额呢?从目前来看,DTP药房想要进一步发展,还须面对支付能力保障、政策风险和获客成本等诸多考验。

  DTP发展三大制约

  1、购买力不足

  除非取得医保定点资格,并愿意接受比医院更低的医保报销额度,否则单纯依靠自费病人的购买力,DTP药房难以打开更大的市场

  与许多人的想象不同,DTP药房模式从未在美国成为主流,其中最大的阻碍就是美国患者孱弱的购买能力。美国医疗市场的主要利润来源是占据超过50%药品总支出份额的专科药品,而这些药品的真实成交价格对病人是高度不透明的。由于市场化的逐利动机,医药公司和政府很少有动力抑制专科药物价格和使用率的增长。价格谈判主要在私人保险公司与药企间完成,药企通过量价协议用比市场价更低的协议价保证独占性,保险公司则将这部分返利或者返点作为利润,药企真正的成交价格就此成为商业机密,外界无从知晓。由于保险的存在,价格本身不会对病人用药行为产生影响。假如1万元和100元售价的药品都是支付5元,剩下由保险公司支付,大部分病人更是对价格缺乏敏感性。

  那么,为什么美国的高价药品不直接向病人销售?普通美国人很少有储蓄的习惯,他们可动用的资金很少。美国家庭经济福利的年度报告显示,超过44%的受访者无力负担400美元的紧急支出,必须透过借贷或出售物品才能筹得这笔费用。如果遇到急病重病,许多人无力负担紧急医疗支出,往往选择破产。因此,类似国内的举家族之力,众筹自费购买高价药的情形很少在美国出现。

  在国内,高价值药品的使用者往往是有经济实力的高端患者,具有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且病人对价格高度敏感。因此,不同药店的价格差异直接影响患者购买选择。在缺乏商业保险支持的情况下,这部分病人相对所有肿瘤和慢性病患者是小众群体。由于医院处方流出而在零售药房取药的患者,倾向于医院附近诊疗医生推荐的药房,肿瘤和慢性病的靶向药物常常需要长期使用,把能否以相对低廉的价格稳定供应药物称为DTP药房的“生命线”,并没有多少夸大的成分。

  医保和高端商业保险对DTP药房商品的补贴是患者支付能力提高的前提。我国商业医疗保险还是以定额给付的重疾险为主,也就是当投保人初次罹患责任范围内的疾病而出险后,保险公司将根据事先约定的保险金额给付。但是真正能够促进DTP药房发展的,是国外医疗保险市场中更常见的费用补偿型保险,也是医保采取的模式:在保险额度与责任范围内,对投保人的医疗花费按照事先约定和相关规定进行补偿。支付方对医院使用的高价值药物进行报销有一整套相对完备的流程,除非DTP药房取得医保定点资格,并愿意接受比医院更低的医保报销额度,否则单纯依靠自费病人的购买力,DTP药房难以打开更大的市场。

  2、政策压力

  医保的战略购买会继续,届时高价值药物可能进入临床路径和诊疗指南当中,成为基本治疗方案,新特药、慢病长期用药不一定会在短期内从医院撤出

  医院处方流出是DTP药房能够存在的前提。假如医院拒绝推荐病人到医药企业合作的药品流通机构直接购药,那么DTP销售网络便无法建立。目前医院处方外流的动力是“药占比”和高价值药品占款的压力。只要医保停止把“4+7”带量采购的药品纳入药占比考核,医院就有相当大的动力把这部分病人的用药通过医院药房自行消化。以这些高价值药品的体量,医院很容易通过生产企业保证金或者延缓合同回款的方式消化掉因为购买销售这些药品所产生的成本。与动辄每月5万~10万元的药费相比,患者更加看重专业的服务和稳定的供货能力,而不是免费送药上门、患者俱乐部之类的附加服务。使用高价值药品的病人依旧有药品注射、用药咨询、不良反应监测等长期实际需求,单纯的药房经营者很难在药事服务能力方面与具有临床药剂师的完备医疗团队的大型专业医院展开竞争。

文章标题: [哈药股份]DTP药房发展三大制约!
文章地址: //www.pedca.com/yaofang/26376.html
Top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