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药品知识> 文章正文

把食药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 一个科普宣传基地的“真经”

时间: 2021年07月27日 15:56 | 作者:朗依制药 | 来源: 医药资讯| 阅读: 196次

把食药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

—— 一个科普宣传基地的“真经”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奚振海 通讯员 易 慧

“保健食品不是药,是不能治病的。以后身体不舒服了要及时问医生,不要自作主张乱吃保健食品啦。”近日,恭城瑶族自治县村民伍贤胜参观了该县北洞源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宣传基地。听完讲解员的介绍,他立即打电话回家向信奉“吃保健品治病”的爱人“传授真经”。

去年以来,我区开展食药安全科普宣传基地创建活动。基地建在啥地方、如何运转、怎样让宣传效果深入人心?首批创建基地的恭城,结合本县火热的乡村旅游和丰厚的民俗文化底蕴,摸索出一条“创新入心”的思路。去年4月至今,该基地已累计接待参观人员1万余人次。

建在哪?村民家门口布阵地

恭城的食药安全科普宣传基地位于平安乡北洞源村。这个村子不大,但风景秀丽,交通便捷,每年接待游客数十万人次,县里便把基地建在此处。

基地集观摩、培训、体验为一体。100多平方米的观摩、培训室里,放置有各类科普宣传资料,包括县食药监管局自编的《食药监管山歌民歌集》,展板、宣传墙上展示着食品药品的真实案例。观摩室还分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九大展区,陈列真伪食品药品标本、样品300余件,“通过实物参观、真假比对、现场演示等方式,把食药知识直观地传递给群众。”工作人员说。

基地内配备有声像播放设备,安装有自助电脑查询系统,建有12331投诉举报提示和模拟体验系统。同时,展区内设有“你来点,我帮检”的免费快速检测室,与游客和村民进行互动。

在该县莲花镇红岩村,还有一个科普基地的微缩版——宣传站。红岩村是有名的旅游村,每年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村里餐饮业也迅速发展,目前有农家乐28家。

自治区食药监管局食品药品安全总监姚春说,建立科普基地,是沟通群众和党委、政府的桥梁,也是促进社会共治的重要手段。把基地建在最靠近群众的地方,就是最大化利用其科普宣传作用。她告诉记者,除此类新建的专门基地外,食药监部门还将选择在一些农畜林产品企业、食品药品生产研发销售机构、教学医疗部门等设立科普宣传基地,力争到今年底全区建成300个。

怎么管?走群众路线少花钱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基地每逢节假日开放,每月的5日、15日、25日为公众开放日,同时还接受村民日常的咨询。而乡镇食药监所只有两三名工作人员,如何管理?答案是借助群众力量。

北洞源村科普宣传基地,借用了村委会的一间办公室。红岩村宣传站,则栖身在村民家中,场地都是免费的。“不花政府一分钱。”县食药监管局局长周春生说。

不花钱的奥秘,在于通过村民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村民告诉记者,游客到了北洞源村,喜欢带点特产走。食药监管局对这些土特产进行了把关,委托村老年协会管理的同时,也允许他们进行销售。

“收入归老年协会。但他们既然‘借窝生蛋’,就得负责把这个窝照看好。”周春生说。

村民朱正荣免费给宣传站提供房子,岂不是很吃亏?可朱正荣不这么看。他经营农家乐多年,在村里率先把厨房进行了分区改造,看上去设施整齐、采光通风都很好。此外,在全村公示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牌上,他的农家乐是优秀等级的绿色笑脸,也就是食品安全条件最好的。他感慨道:“餐饮味道固然重要,可干净卫生食品安全最为要紧。如果出点什么事情,一传十十传百,人家都不来你这里吃了。”他觉得,科普站设在他家,就是对自家农家乐的最大宣传和肯定,就等于安全认证了一回。“不少游客来了一看,说基地都设在他家,肯定没问题,生意因此好了许多。”他说。

有何用?把食药知识送到农家

助孩子学习食药安全知识、教群众鉴别药品真假、让公众了解食药监工作内容、推进食药安全社会共治……目前,百度,在北洞源基地,自治区食药监管局打造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宣传基地的初衷,正在逐一成为现实。

“这里有知识问答,还可以观看动画片,可有意思啦!”小学生龙馨月寒假来到北洞源村外婆家,经常到基地学习食药安全知识。“现在我明白,妈妈说‘五毛食品不能吃’是真的。”开学后,她把这些知识又教给了同学。

对学生群体进行培训,是基地的重要使命。周春生说,基地每季度开展一期老年人培训,每年培训人数不少于600人,基地内的陈设,也有针对性地为老年人设置。每两个月举行一期中小学生培训,全年培训不少于1000人,每年组织一次中小学生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竞赛。基地,已成为老少皆宜的知识乐园。

文章标题: 把食药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 一个科普宣传基地的“真经”
文章地址: //www.pedca.com/yaopin/504966.html
Top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