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常见知识> 文章正文

刘婷心观察丨从《小欢喜》中学习如何跟青春期孩子相处

时间: 2019年10月13日 10:25 | 作者:朗依制药 | 来源: 医药资讯| 阅读: 185次

刘婷心观察丨从《小欢喜》中学习如何跟青春期孩子相处

编者按:心理健康问题如此普遍的今天,刘婷心观察联手“慧心心理”就当下热点的涉事主人公心理状态进行解读、分析,从心理科学的角度以通俗方式给予适当方法和建议,帮助大家认知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教育一直是一个社会热门,所有涉及教育、亲子等的话题,无论哪个都能在成千上万的家庭中引发共鸣。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小欢喜》在一众同类题材剧中脱颖而出,它吸引大众收看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多数观众给出的理由是:它太真实了!不少观看的孩子感慨:同一个世界,同一样的爸妈!而站在父母的角度,家长也从剧中看到自己的身影。

《小欢喜》三个家庭虽然父母背景不同,孩子的状态也不同,但是三对父母共同面对的一个挑战是:跟青春期的孩子如何有效沟通?在父母眼中高考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场战役,学习必须分秒必争,而孩子们却有着不同的观点,面对这一切,身为养育者和引导者的父母怎么做才能真的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真正帮助到这个年龄的孩子呢?

本期刘婷心观察,来自慧心心理的汪圆圆老师向家长支招,告诉家长们该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高效沟通、愉快相处。

刘婷心观察丨从《小欢喜》中学习如何跟青春期孩子相处

专业导师:汪圆圆

汪老师认为,青春期孩子开始逐步建构起稳定的价值观,不断思考“我”跟这个世界的关系,“我是谁”?“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未来可以做什么?”。在生活上他们开始有强烈的渴望:要从父母的管教和呵护中走出来,有自己独立面对世界的能力,宁愿冒险自己尝试失败,也不愿再做爸爸妈妈眼中的“乖孩子”。可是,如果父母们还没有意识到孩子其实已经在快速成长和变化,或者还不能适应这个新的成长阶段对父母养育方式需要变化的要求,一味地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控制孩子,把自己所有的想法和对孩子未来的担心都一股脑抛向孩子,一切以“我都是为你好”的爱之名操控孩子的人生方方面面,这将成为孩子成长的阻碍。

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孩子的成长中,父母最重要的任务是0-6岁的陪伴,打好亲子关系的地基,同时帮助孩子建立最初的规则意识,6-12岁在孩子小学阶段,父母要帮助孩子建立勤勉努力的品格、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而在很多家庭中父母们都没能按照这样的轨迹教养孩子,有些父母小时候对孩子疏于管教,或者像剧中季扬扬的家庭一样父母因为忙于工作而把孩子交给亲人照顾,错过了陪伴孩子的最佳时光,一直到孩子青春期出现了很多自己不能接受的表现,或者感受到了升学考试的压力,才想起管教孩子,这必然会遭遇孩子青春期强烈的叛逆反应。

所以, 汪老师认为青春期是父母重整亲子关系、修补孩子人格发育缺憾的重要时机。如果孩子在之前的成长道路上,父母养育过程中留了一些“坑”,青春期就是最好的填“坑”时期。过了这个时期孩子的人格基本上就定型了,要改变会更加艰难。而这些“坑”带来的痛苦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甚至会代际影响到下一代。那么,怎么来填这个“坑”呢?父母们需要了解孩子这个阶段的发育特点,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跟他有效沟通和交流。如何有效沟通呢?汪老师给我们分享了3个方法18字真言。

18字真言

1、多倾听,少说教

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长大,用朋友的身份,耐心倾听孩子,了解他发生了什么,有什么样的烦恼和需求,爸妈可以为你做什么?也可以分享父母当年的成长经历,包括青春期的困惑,如何化解成长的烦恼等等,带着满满的爱尊重孩子,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其实这个时候孩子内心是很挣扎的,一方面想挣脱父母的管制来证明自己长大了,同时又需要父母的帮助。

2、多陪伴,少要求

青春期孩子不再喜欢被当成小孩子一样对待,但是他们内心希望父母的陪伴和关心,只是父母不能再像孩子小时候那样面面俱到地照顾,而是适时出现,多理解、多包容,抓大放小的原则,小事上多放手,大事上把握方向。

3、多示范,少指导

身教重于言教。青春期孩子的种种表现都是过去十几年来家庭养育成果的展现,他们身上能够看到父母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他们内心里早已安装了家庭的价值观系统,表面上看对父母不懈甚至反对,心底里其实已经深深印上了家庭文化的烙印。如果你自己对孩子有信心,那么你就不必在意当下他某一个具体的叛逆表现,要给自己足够的耐心,信任孩子。

文章标题: 刘婷心观察丨从《小欢喜》中学习如何跟青春期孩子相处
文章地址: //www.pedca.com/zhishi/35756.html

相关文章推荐:

    Top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