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
')
你的位置: 首页> 网上药房> 文章正文

又见裁员!集采、反腐、转型,带动医药行业人员调整加速!

时间: 2021年09月01日 10:32 | 作者:朗依制药 | 来源: 医药资讯| 阅读: 151次

最近,跨国药企晖致又裁员了,这次解散的是零售市场慢病团队。

此前,很多公司普药销售线被直接撤销。辉瑞的血液肿瘤、抗生素,赛诺菲的中枢神经、抗生素类药品,基本上是全线裁员或竞聘上岗的状态。

不可否认的是,医药行业流动性越来越强了,导致现在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今年来,跨国企业纷纷瘦身,为转型剥离业务有之,产品失利壮士断腕有之,而无论是转型还是产品失利后都面临削减开支,裁员成了重要选择。

医趋势对此曾有报道:全球药企掀起医药裁员下半场,谁又是谁的围城?

自6月以来,又有大批药企在裁员的路上,裁员和调整成为了新常态。

跨国巨头:人员调整更为频繁

据不完全统计,近期进行了裁员的跨国巨头有:

罗氏在7月份确认将在产品开发(PD)部门裁员。首席医疗官兼全球产品开发负责人Levi Garraway表示到今年年底将PD的员工减少5-7%,全球范围内将有300-400个职位受到影响。

基因泰克在7月份表示将在美国西海岸裁员400余人,而后表示,此次销售岗位占了裁员大头。据悉,此举是为了实现向“本地医疗生态系统”的战略转移。

赛诺菲将进行另一轮裁员,计划在欧洲裁员1000-2000人。据路透社报道,目前赛诺菲正就此寻求与员工代表讨论一个为期3年的裁员计划,并透露,赛诺菲正计划在全球多个地区寻找可裁员的地方。此次削减开支可能与最近其疫苗部门和罕见疾病部门正在进行的开发有关。

葛兰素史克关闭孟菲斯工厂,裁员150多人。尽管未透露理由,但6月23日,GSK宣布拆分了消费者保健业务,成立“新葛兰素史克”,专注于疫苗和特药。

可以看出,跨国药企裁员多和业务调整有关。比如,GSK的拆分和基因泰克的战略调整。另一些跨国企业为了削减开支也选择在不同领域裁员。

某种程度上,随着跨国药企业务调整、战略转移,对应的人员调整早已成为常态,只是越来越频繁。

国内药企:集采、反腐成为人员流动催化剂

与国外市场上的多样化裁员形式不同,目前,国内集采、反腐等政策加速出台的情况下,医药销售和研发人员的流动加速。

据药智统计,2020年医药行业人员流动最快的两类是医药销售和研发人员。

医药公司受集采影响较大。

6月28日,第五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结果公布,恒瑞医药中选6个品种,包括奥沙利铂注射液、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度他雄胺软胶囊、多西他赛注射液、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集采约定采购量对应采购金额约2.21 亿。

但同时,恒瑞医药参加投标的碘克沙醇注射液及格隆溴铵注射液均未中标,上述2个产品2020年度合计销售额为18.73亿元,占公司 2020 年度营业收入比例为6.75%。

根据恒瑞医药近日公布的2021年半年报告,实际上的业绩远远低于所预期的业绩。今年上半年,恒瑞医药实现营收132.98亿元,跟之前相比有所上涨。但是净利润增速却成为自2003年以来的最低记录。

由于股市下跌至停,恒瑞医药也有工作人员透露风声说,公司将会根据具体情况对公司作出相应的调整,也会对人员作出调整。

这是集采丢标的药企缩影。传出裁员消息的还有以岭药业和哈药集团。同时,还有更多的企业加强管理,开始实施末位淘汰制。

跨国药企同样也收到国内政策的影响。比如,胰岛素纳入集采后,传闻礼来进行裁员,后续有待证实。胰岛素巨头诺和诺德和赛诺菲同样也人心惶惶。

越来越多药企调整结构以应对市场冲击,从研究仿制药到研究创新药转型,这种改变势必伴随人员变动,从企业的角度,这是不可避免的转型阵痛,从员工角度来说,面对企业转型,更需要提高自身竞争力,积累不同领域的经验。

集采之外,医疗反腐的力度也在加强。

不久前,卫健委联合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同时展开全国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行动计划(2021-2024年)”要求医疗机构和工作人员深刻学习。计划强调杜绝“红包回扣”行为,严防各类形式回扣。建立清正廉洁的新型医商关系,杜绝任何形式给予的回扣、提成,包括含有目的性的推广活动和会议。

指向明确,医药代表的合规势必更严,而引导医药代表回归学术代表本职的目标也很明确。趋势之下,医药代表的流动加速也成为必然。

全球竞争激烈,研发人员缺口巨大

研发岗位也是人员流动加速的一环。

全球总体来看,研发投入是逐年增长的。面临专利悬崖和越来越激烈的全球竞争,跨国医药巨头和国内药企纷纷加码研发,研发各个阶段都受到关注。

文章标题: 又见裁员!集采、反腐、转型,带动医药行业人员调整加速!
文章地址: //www.pedca.com/yaofang/515711.html
Top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