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药品知识> 文章正文

又出血,别慌!常用的19种止血药都在这里了

时间: 2019年09月07日 09:25 | 作者:朗依制药 | 来源: 医药资讯| 阅读: 79次

  促凝血药,又称止血药,通过激活凝血过程的某些凝血因子而防治某些凝血功能低下所致的出血性疾病。

  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促凝血药可分为促进凝血因子活性的促凝血药、凝血因子制剂、抑制纤溶系统的促凝血药及其他促凝血药等。

01 促进凝血因子活性的促凝血药

  ▎代表药物:维生素K

  维生素K是凝血酶原前体转变为凝血酶的必需物质,可用于维生素K缺乏症如梗阻性黄疸、胆瘘、新生儿出血、长期口服广谱抗菌药等,及抗凝药过量的解毒如双香豆素类或水杨酸过量引起的出血。

  静脉注射过快可出现面部潮红、出汗、胸闷、支气管痉挛,甚至血压急剧下降,危及生命。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特异质者可诱发溶血性贫血。

02 凝血因子制剂

  ▎代表药物1:凝血酶

  凝血酶为从猪、牛血提取的无菌制剂。主要用于局部止血,如创口。口服或局部灌注可用于消化道止血。

  需直接与创面接触,才能起止血,严禁注射。遇酸、碱、重金属可发生反应而降效,应新鲜配制使用。

  ▎代表药物2:凝血酶原复合物(PCC)

  可用于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缺陷导致的严重出血,如毒鼠药和华法林中毒,及严重肝病的出血等。优点为代谢快且可迅速应用,凝血因子浓度高而体积小,但作用较短暂。

  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可产生血栓,肝病者易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应慎用。

  ▎代表药物3:人凝血因子VIII(hFVIII)

  人凝血因子VIII(hFVIII)又称抗血友病球蛋白(AHG),可用于血友病A(HA)、溶血性血友病、抗凝血因子VIII抗体所致出血的治疗。

  输注过快可引起发热、头痛、荨麻疹等。

  ▎代表药物4:鱼精蛋白

  鱼精蛋白有强碱性基团,在体内可与强酸性的肝素结合而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使肝素失去抗凝活性。

  肝素相关的出血可用硫酸鱼精蛋白使APTT恢复正常。因肝素在体内代谢迅速,与鱼精蛋白给药的间隔时间越长,拮抗所需用量越少。

  ▎代表药物5:酚磺乙胺

  酚磺乙胺为促凝血因子活性药,能收缩血管,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也可增强血小板聚集性和黏附性,促进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缩短凝血时间,而达到止血效果。临床用于防治手术前后的出血,或用于血小板功能不良、血管脆性增加引起的出血。

  不良反应有头痛、恶心、皮疹、低血压等,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代表药物6:醋酸去氨加压素(DDAVP)

  醋酸去氨加压素(DDAVP)为促凝血因子活性药,作用于加速内源性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原激活的关键步骤和促进血小板血栓的形成,且提高t-PA的活力,不会引起过度止血而引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

  重复注射DDAVP有可能发生水肿、持续的低钠血症和抽搐等不良反应。

03 抑制纤溶系统的促凝血药

  ▎代表药物1:氨基己酸、氨甲环酸、氨甲苯酸等。

  竞争性抑制纤溶酶原水解,主要用于纤溶亢进或原发性纤溶活性过强引起的出血。

  氨基己酸临床可用于外科手术出血、肝硬化出血等。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血栓形成、低血压、肌溶解和肌病等。

  氨甲环酸(TXA)可直接抑制纤溶酶活性,但减少纤溶酶形成需更高的剂量才能起效,TXA抗纤活性是氨甲苯酸的7-10倍。但不良反应较氨甲苯酸多。

  氨甲苯酸临床主要用于纤溶亢进所致的出血、妇产科和产后出血、肺结核咯血等,对一般慢性渗血效果较显著,但对癌症出血及创伤出血效果较差。还可用于链激酶或尿激酶过量引起的出血。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用量过大可致血栓形成或诱发心肌梗死。静脉注射过快可引起低血压。

  ▎代表药物2:抑肽酶

  为广谱蛋白酶抑制剂,对纤维蛋白溶酶等有抑制作用,可用于体外循环术等。

04 其他促凝血药

  01

  作用于血管的促凝血药

  ▎代表药物1:卡络磺钠、肾上腺色腙(卡巴克络、安络血)等。

  这些药物可增加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毛细血管断裂端的回缩而促进凝血。主要用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所致的出血如鼻出血、咯血、颅内出血、视网膜出血、血尿等。

  卡络磺钠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注射部位局部疼痛、发红、瘙痒及药疹,偶有眩晕。肾上腺色腙不良反应为头晕、耳鸣、视力减退、出汗、面色苍白、精神紊乱,癫痫者可引起异常脑电活动。

  ▎代表药物2:垂体后叶素

文章标题: 又出血,别慌!常用的19种止血药都在这里了
文章地址: //www.pedca.com/yaopin/5259.html
Top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