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制药资讯> 文章正文

见证祖国辉煌见证匠心传承

时间: 2019年10月18日 07:13 | 作者:朗依制药 | 来源: 医药资讯| 阅读: 71次

见证祖国辉煌见证匠心传承

10月16日,“2019新京报大国匠心致敬礼”在北京举行,与会嘉宾合影留念。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新京报讯 10月16日,“2019新京报大国匠心致敬礼”举行。致敬礼上,揭晓了年度匠心荣耀人物、年度匠心致敬人物、年度匠心致敬团队,同时,六家企业被评为匠心品牌。

  文化部原副部长、国家博物馆首任馆长潘震宙,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蒋效愚,北京市委宣传部影视处处长霍志静,新京报社社长宋甘澍,新京报社副社长、总编辑李海,新京报社副社长朱娜,新京报社编委金秋出席了致敬礼并为获奖人物颁奖。来自各个行业的匠心人物、匠心企业代表,也都在现场分享了他们的匠心感言。

  辉煌背后包含着能工巧匠的贡献

  新京报社社长宋甘澍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我们共同见证了新中国的辉煌,辉煌的背后包含着能工巧匠的贡献。新京报从2016年开始展开匠心系列报道,关注怀有工匠精神的人,和大家一起见证匠心传承。

  新京报作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都市类报纸,将继续发挥自身的优势,立足新时代特色,对话时代的匠心,记录品质坚守背后隐藏的智慧和思考,共同讲述好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故事。今年,新京报匠心报道视角深入基层,由典型的代表叙述鲜活的故事,从中感知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宋甘澍表示,我们正在全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初心的实现需要对匠心的坚守、传承和发展。这是我们开展致敬匠心活动的意义所在,也是坚守匠心、服务匠心和传承匠心,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意义所在。

  “干好本职工作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疼痛医学的主要开创者韩济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曾毅,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真菌病学专家、皮肤性病学专家廖万清,中国工程院院士、轴类零件轧制技术主要开创人胡正寰摘得年度匠心致敬人物。几位德高望重的老院士虽年事已高,但始终在自己的领域中孜孜以求,秉承工匠精神。廖万清院士获奖后说:“科学发展一日千里,祖国的建设也是蒸蒸日上,不学习就会落后,就会迷失方向,就跟不上新时代的科学发展,就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我觉得应该活到老,学到老。”

  《决胜时刻》《建国大业》总导演、《我和我的祖国》《建军大业》总制片人黄建新,“雪龙2”号“中山大学新建科考船”等多型国内顶尖科考船总设计师吴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航天特级技师王连友,电力工人、“±660kV带电作业”世界第一人王进;中国短道速滑功勋教练、中国滑冰协会主席李琰,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的设计者林存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钟连盛获得年度匠心荣耀人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航天特级技师王连友发表获奖感言时所说:“对于我们来说,在工作岗位上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和他的团队获得年度匠心致敬团队。新京报独家专访袁隆平院士的一段视频,让现场的掌声经久不息,以此致敬袁隆平团队的坚持和耕耘,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迹。

  孔雀城集团、伊利集团、小罐茶、茅台集团、爱康集团、西凤酒获得“年度匠心品牌奖”。

  新京报社自2016年发起“大国匠心”系列报道,持续探访匠心人物和民族匠心品牌,聚焦大国重器制造者、核心技艺传承者、匠心品牌造就者和行业发展推动者,对话时代匠心,记录品质坚守背后蕴藏的智慧和思考,陆续制作多期专题报道、视频节目,通过新京报App、新京报报网、新京报微博矩阵、新京报微信矩阵等全媒体资源分发,影响了众多读者,引发了社会极大关注,也让人们感受到“匠心”的力量和珍贵。

  敬 礼 现 场

  人人都可以成为工匠精神的实践者

  文化部原副部长、国家博物馆首任馆长潘建宙在活动致辞中谈到,器物有形,匠心无界。“新京报匠心守望——2019新京报大国匠心致敬礼”活动,到今年已经是第三届,工匠精神,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恒于业,诠释的是对高品质的忠诚度和责任感。工匠精神以匠心为本,是信仰,是坚守,是追求极致,是勉励创新。在中国历史上工匠精神从未中断,它生存于中华血脉之中,不喧嚣,只永生,在每一个时代和历史的重要转折时期,它都能释放光热,疏通渠道,搭建平台,迎接未来文明的到来。

文章标题: 见证祖国辉煌见证匠心传承
文章地址: //www.pedca.com/news/41436.html
Top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