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制药资讯> 文章正文

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十三五”时期委属医院改革发展成效以及群众看病就医情况

时间: 2021年07月07日 22:14 | 作者:朗依制药 | 来源: 医药资讯| 阅读: 74次

12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巡礼十三五•迈向全民健康这五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委属医院专场,北京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负责同志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期间医院改革发展成效及服务群众看病就医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十三五”时期委属医院改革发展成效以及群众看病就医情况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十三五”时期委属医院改革发展成效以及群众看病就医情况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巡礼十三五·迈向全民健康这五年”专题新闻发布会。
“十三五”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委属医院坚持以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医院现代化建设进程;坚持科技引领,在科学研究和疾病诊疗上不断取得创新成果;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坚持“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推动便民惠民服务向纵深发展。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委属医院积极响应国家总体部署,尽锐出征,驰援疫情防控一线,谱写出一曲曲生命赞歌,这也是公立医院坚持公立性的集中体现。
本场发布会,我们邀请到了北京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负责同志,为我们介绍“十三五”时期医院改革发展成效以及群众看病就医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有:北京医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奚桓先生,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韩丁先生,中日友好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宋树立女士,我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胡强强。
下面,首先请奚桓书记介绍北京医院“十三五”时期改革发展情况。
北京医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
奚桓

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十三五”时期委属医院改革发展成效以及群众看病就医情况

谢谢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见面,同时也利用这个机会简单介绍一下我所在的单位。媒体朋友们可能比较熟悉北京医院了,但是可能广大社会群众还有一部分不太熟悉北京医院。北京医院是一所直属国家卫生健康委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就跟今天其他两位兄弟医院一样,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已经有115周年的历史。北京医院是我们国家老年医学中心的所在单位,同时也是国家四部委颁发的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所在单位。2021年,我们还成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所以说北京医院是一个以老年医学为重点的综合性三级医院,有十多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在医教研特别是今年疫情防控工作各方面都是全方位发展。
另外,我们国家老年医学中心近些年工作成绩也得到业界认可。在复旦医院排行榜上,老年医学专科已经连续几年蝉联第一。同时我们还承担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部赋予我们的一些任务,包括牵头制定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指南,牵头制定国家卫生健康委《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同时我们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委托,牵头成立了中国老龄护理联盟。在老年医学的医、护、教、研、学术交流、政策支持等各方面都按照国家定位,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发挥综合示范引领作用。
“十三五”期间,北京医院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全面落实医改的政策,从改善自身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助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两个方面入手,切实提高患者就医获得感。
我们从科技赋能、举措创新方面,让群众就医更方便。
2021年,我们医院比较早开展医生在线咨询服务,今年我们又开展了互联网诊疗服务,就常见病、慢性病的情况,医生在线上跟广大患者进行面对面的视频问诊。同时还通过电子处方送药到家,为患者提供便捷服务。我们的专科护士也可以在线上进行出诊,和患者就一些常见老年护理问题、医疗护理问题、居家护理的问题进行交流和指导。
特别在今年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的模式为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患者近63万人次提供了互联网辅助服务。应该说,在前几年的工作基础上,借着今年疫情特殊的情况,加上政府的倡导,我们在政府大力引导和支持下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工作。同时针对疫情期间,患者到医院要进行扫码、登记,很复杂,人员也比较多,特别是对一些老年患者会带来一些不便,我们信息部门开发了自己的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了健康宝的验证和流行病学筛查登记,“两码变一码”,很大程度方便了患者的扫码和就医。
我们作为老年医学中心,“十三五”期间积极改善和提升我们的服务。比如我们积极争创北京老年友善医院,用真心、真情为患者提供服务。北京医院住院患者老年比例比较高,已经超过了50%。现在世卫组织把65岁以上作为新的全球老年人的年龄定义。但在我们的接诊患者当中,认为可能在一些80岁以上的老龄患者,需要更多的提供扶助和帮助。所以,我们先在这个人群尽量改善和提升对他们的服务,也作为一个试点不断拓展。我们在80岁老年患者设置优先就诊程序,分诊系统和药房系统自动联动,老年患者在需要的时候可以享受优先渠道,叫号系统会把他优先排在前面,缩短等候时间。同时,我们还开展了老年综合评估门诊,跟辖区医联体和社区医疗机构和医疗中心开展了联动,建设辖区内的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老年护理服务相关能力,设置异地就医患者预出院当日审核的信息流程,使很多患者在出院当日就可以完成结算,拿到医保卡。
媒体朋友们可能知道,以前结算时间比较长,特别是异地就医患者需要等候或者委托亲属朋友再来医院办结算,给他们还是带来了一些时间、交通方面的不便。现在政府大力倡导推动,我们医院负责具体落实,应该在这方面真正做到了把政策及时落地,使患者更早受益。
同时我们借助健康科普助力健康中国的建设,健康中国是国家战略,促进健康老龄化也是实现健康中国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作为国家老年医学中心,我们始终以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群健康素养作为首要任务。2021年3月,我们在国内率先开办了纯公益性质的老年健康大学,首先通过问卷等形式,了解学员的年龄、知识结构、层次、课程需求,通过这些来了解他们对课程的需求,对课程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撑。因此我们制定出能够满足老年患者健康需求的教学大纲,因为健康科普与以往的科普在形式相似,但是在内容上特别在理念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央、政府、国家、行业都在倡导,每一个人是我们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他们不是健康从业人员,怎么能做到第一责任人呢?他需要提高自己的健康知识、健康素养,所以健康科普现在的内涵跟以前的针对某个疾病讲一些相关的知识,完全是不一样的,所以应该从这个高度,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大力加强健康科普工作也是我们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还扩大了老年健康大学的受益面,成立了北京医院老年健康大学的慕课学院,录制线上精品课程。从2021年到现在,一共有71位专家录制了135节慕课,时间长达1350分钟,课程不仅在老年健康大学的官网上进行播放,也在我们医院门诊、病房,特别和医联体和社区相关的部门和地方,进行循环播放。每节课程在官方网站的点播播放十几万人次,有的已经达到几十万人次,受到了广大患者和群众的好评。
我的介绍先到这里,谢谢!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谢谢奚书记,下面请韩丁副院长介绍北京协和医院“十三五”时期的改革发展情况。
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
韩丁

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十三五”时期委属医院改革发展成效以及群众看病就医情况

谢谢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十三五”期间,北京协和医院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患者满意、员工幸福”的办院理念,高质量推进六大体系建设,在国家首次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排名第一。
一、勇于担当,发挥公立医院排头兵的作用。
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协和总是冲在前头。在新冠疫情中,来自41个科室的186名国家援鄂医疗队队员驰援武汉,像钉子一样紧紧地钉在抗疫最前线,拼尽全力救治了109位极危重症患者,为中国乃至世界贡献了新冠重症肺炎的协和方案。做国家医改的主动参与者和坚定的执行者,在医药分开、医耗联动、医联体建设、异地就医结算,落实药品和耗材的集中采购等改革中发挥表率作用。另外,我们牵头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6批次56名骨干队员充分发挥学术引领、造血帮扶、区域辐射、大病兜底及平台支撑作用,为实现“大病不出藏”,推进健康扶贫作出贡献。我们还牵头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落实国家、省市、地县的分级诊疗模式,出版了罕见病的目录、释义和教材,建立了国家罕见病注册系统,推进我国罕见病早发现、早诊断、能治疗、能管理。
二、坚持人民为上,提供有温度的医疗服务。
“十三五”期间,我们自主研发了手机APP和院内自助服务机,推进“指尖就医”。在全国公立医院中率先推行身份证替代就诊卡“一卡通”,让患者少带卡、少排队、少跑路。另外,我们积极推进远程医疗,仅2021年就与全国200余家医院开展远程会诊、手术、查房、培训、健康宣教。另外我们开辟了“云上协和”,提供线上咨询、线上诊疗、药品配送到家等服务,提高了医疗效率,降低了患者的就医成本。
三、坚持学科引领,提供有精度的医疗服务。
协和作为“患者性命相托的最后一站”,要做国家和老百姓可信赖的托底力量。我们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推进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精准医疗。先后成立了26个疑难病会诊专业组,发挥多学科协作诊疗,解决疑难重症和罕见病的综合优势,为患者分忧解难。医院现有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7个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是医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核心基地。
为病人提供更有质量、更有温度的医疗服务是协和永恒的价值追求。“十三五”时期,医院累计收治门急诊病人1700多万人次,住院患者逾50万人次,实施手术超过25万例,疑难重症的比例达到70%以上,医疗服务综合技术难度水平位居北京市前列。协和经验作为国务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典型向全国推广。续航“十四五”,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健康中国的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谢谢韩院长。下面请各位媒体记者的老朋友、中日友好医院宋树立书记作介绍。
中日友好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宋树立

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十三五”时期委属医院改革发展成效以及群众看病就医情况

各位新闻单位的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中日友好医院的有关情况。中日友好医院是1984年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诞生的,36年来,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咬住目标、开拓创新、一路疾行、一路成长,主要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在这个方面不断努力。
一是努力让群众看病更方便。从挂号、导诊、交费、取药,对医疗服务全流程不断改革和优化,门诊预约率已经达到97.37%。2021年累计提供各种线上医疗服务500多万人次,比2021年增加了48%。建立一站式患者服务中心,让患者少跑腿、信息多跑路。我们注重应用现代化手段方便患者,但是也考虑到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对新技术的使用不是非常熟悉,我们在技术上改进,安排专门人员帮助老年人等更方便就医,努力做到让群众看病更方便。
二是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解决群众常见病、多发病的健康问题的基础上,以疑难疾病和急危重症的诊治为重点,形成一批领衔学科和优势学科。比如国家呼吸医学中心,这个中心是今年7月26日成立的,它的特点是站得高、管得宽、沉得下、冲得上。站得高,承担着国家呼吸疾病诊疗能力的任务。加强区域间合作,在学科协作,在医、教、研、防和管理上都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管得宽,中日友好医院的呼吸学科从早期的戒烟干预到肺肿瘤等慢性病防治,以及像新冠肺炎等突发新发急性传染病治疗、急危重症的救治,以及终末期的肺移植,具备全流程的防治能力。沉得下,成立呼吸专科医联体,使更好的资源下沉到基层。冲得上,刚才两位领导也讲过,在这次新冠疫情当中,发挥国家队的作用,冲在前面,我们派出的164名医疗队员就是以呼吸与急危重症学科为核心组建的。
同时,中日友好医院非常重要的优势和特点就是中西医结合。我们拥有两名国医大师、三名岐黄学者、六名首都国医名师。我们的中医学科体系是比较完备的,36年来,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一直在发展中,我在调研中多次看到中医学科和西医学科联合门诊、联合会诊,还有中医开展的多学科联合诊疗,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患者也非常欢迎。在12月23日召开了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樱花论坛,大家都在凝神聚力,为进一步发展中西医结合的事业努力。
我们的器官移植工作也很有特点,现在已经是全国第二、世界第八的肺移植中心。在今年疫情防控严峻的形势下,肾移植已经突破了100例。这些工作都是群众非常需要的。我们还紧密对接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新的健康需求,在减重代谢、康复医学、毛发医学、医学美容等方面都有开拓创新。还有一些学科在散发材料上有,我就不多加介绍了。这是我想给大家介绍的第二个方面,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三是不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持续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和优质护理服务,推行日间手术,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已经做到全覆盖。深化护理改革,强化基础护理,同时深化专业护理,推行全程护理,减少非护理操作,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让护士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专业化的服务。在这些方面也一直在努力探索。
四是医院的公益性更加彰显。第一时间引入了国家的谈判药品和“4+7”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药物,同时严格处方管理,规范药品和耗材使用,为群众努力减轻看病就医负担。牵头成立28个专科专病医联体,促进优质资源下沉,也发挥国家互联网和远程医学中心的作用,通过远程医疗和5G手段,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比较优质的服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大型活动保障中发挥国家队的作用,上得去、挺得住、打得赢,充分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其实三家医院,以及很多公立医院都是这样的,近期中日友好医院已经胜利召开了第五次党代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医院发展“十四五”规划的建议,开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和关心中日友好医院。谢谢大家。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谢谢宋书记。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新华社记者
今天发布会这三家医院一向是门庭若市,我们常说“看病难”,主要也是享受在台上这几家医院优质医疗资源的,请问“十三五”期间,三家医院在缓解“看病难”、提高群众就医体验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效果又如何呢?谢谢。
北京医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
奚桓
谢谢媒体记者的提问。
“十三五”期间,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要求,落实医改的相关工作,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医院开展了很多工作,今天重点从五个方面跟大家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首先,加强医疗费用的分析监管,这也是医改的一个重要的要求,我们要保障医疗服务提升的同时,费用的增幅要平稳可控,对广大患者的优质服务, 百度,既要有它的便捷性,还要在质量方面和结果上符合相关的要求,满足患者的需求。同时,我们要优化流程,改善环境,保障患者的安全。我们合理规划布局,特别是在攻克有些排队比较长的就诊环节当中下功夫,加以改进,提高患者就医的满意度和感受。突破一些瓶颈的问题,来缓解就医拥堵的问题。通过不断提升相关的工作,也改进和提升了医疗质量,也提升了医疗服务。我们把改革和改善相结合、共推进,使改革成效真正让广大的患者和就医人员受益、惠及百姓。
为了提高我们的服务效率,我们医院还不断地重点推进了几项工作,包括日间手术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日间手术的病种,建立了完整的日间手术入院、手术、复苏、离院等全过程的闭环管理。同时,我们在住院患者这个大的环节方面,实行了错峰办理住院手续,也改进了过去集中到住院处办理住院手续的方式,利用现代信息化的手段,每个病区现在都有独立的信息,可以跟患者进行联系,通过病区的动态管理,来调整患者入院的时间点,方便了患者入院就医。同时我们针对急诊的危重症患者做了一些流程的安排,特别是优先安排住院。对一些急危重症患者实行绿色通道,建立先入院后办手续的绿色通道。在急诊的收费窗口,我们专门设一个窗口,这个窗口是不排队的,专门做一个标识,就是绿色通道窗口,当有绿色通道人员的时候,一是可以办理相关的手续,二是不用跟其他没有那么紧急的患者同时等候和排队,也大大提高了效率,提升了急救救治的能力。
北京医院通过落实医改医联体的工作,落实分级诊疗,积极进行实践。同时这些年也不断地发展和扩容,目前医联体单位一共有19家,根据各单位不同的特点、不同的需求,采取了定制化的合作模式。我们深入到医联体内开展门诊、查房、手术等诊疗工作。同时通过接收医生的进修,通过名师带高徒等等方式,灵活开展人才交流和人才培养工作,提升区域内医联体学科建设和诊疗能力,这也是医联体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点。大家关注医联体的时候往往关注一个双向转诊,但是很多医联体内部工作的时候,除了这个双向以外,还关注了互相促进、互相提升,在医共体不断探索发展过程中,时机不成熟的时候,这些共同需求点、共同的关注点能够更好地促进和加强医联体工作内部的一种协作和凝聚。所以,我们觉得这些都是我们应该积极加以开展的。
同时,我们疏通各种就诊途径,完善双向转诊和绿色通道。比如在成熟的社区中心和医联体单位,在那里设了我们医院信息系统的终端,可以通过他们的诊疗单位,就在他们所在点位预约到我们这儿就诊,来预约挂号,甚至可以预约一些相关的检查,是资源下沉的一种方式,也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另外,我们开展了以卫生主题日等相关的重大纪念日的健康宣教活动。我们围绕主题,也选派多学科的专家团队深入到医联体内为百姓服务。这项工作为什么还能够坚持开展下去,其实主要还是受到了服务对象的鼓舞,他们支持、他们欢迎,我们专家团队也有热情,也有积极性,也受到了感染。特别是今年的疫情期间,我们医院远程医学中心创新性地开展了一个系列活动,我们叫“京医夜话”,这个名词听起来并不新鲜,但确实在医疗服务当中也是个模式,就跟我刚才介绍我们医联体工作的内容是相似的,我们是每周固定一个时间点,比如目前现在执行的是每周四晚上,围绕不同的医学主题,邀请我们医院和医联体单位内成员专家共同合作,在线上开展学术交流。目前我们已经开展了16期,看上去是同行之间的一个学术交流,但是这个网络平台是开放的,也为我们的患者提供服务。所以,我们是因为这样一个平台实现学术交流,扩大了服务受众面,目前累计在线受众达到6万人,我们慢慢探索、慢慢推广,来改进和提升各方面的服务。这是开展的相关工作。
谢谢。
中日友好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宋树立
其实所谓“看病难”,主要还是群众要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这也是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主要也是着力解决“看病难”的问题,这是重要的内容之一。中日友好医院和其他兄弟单位一起,按照国家的安排部署,落实委党组的要求,开展了相应的工作。
如果要想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其实分级诊疗是一个最主要的手段或者说是最主要的实现目标。通过分级诊疗首先是实现区域分开,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要到北上广这些发达地区来看。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医疗资源。建立国家医疗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我们三家医院各自承担着相应的国家医疗中心。中日友好医院是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12月22日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广州)也已经挂牌。通过在不同的区域打造国家级医疗中心,再通过区域医疗中心,形成每一个区域都有优质的医疗资源。
第二,做到城乡分开。外地病人如果到北京就诊,一是非常的困难,不仅看病需要花费,可能报销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吃、住、陪护都需要花钱。因为长途奔波也容易延误疾病治疗,所以要城乡分开,必须以县域为抓手,以县医院为龙头,提高县级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努力做到让群众大病不出县,在这方面中日友好医院积极落实国家安排部署。举个例子,我们通过支持安徽省金寨县人民医院,通过我们多年帮扶,现在金寨县人民医院已经具备了三级综合医院资质。前不久我去了拉萨,在拉萨市八廓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我院长期对口帮扶,八廓街正在创建西藏标准化建设示范社区卫生中心。通过这种非常扎实的帮助,我们在着力提升着基层服务能力,这是公立医院应该履行的职责。
第三,做到上下分开。以病种为抓手,做到上下分开,让医疗资源能够正常的顺向流动。中日友好医院建立了28个专科医联体,通过双向协作,建立顺畅的、优化的转诊机制,努力的实现医联体内的群众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有一个合理的诊疗格局。
最后,急慢分开。三甲医院就要承担疑难重症的治疗,有一些术前、术后、康复、检查的阶段,应该在基层医疗机构能够完成,这样能够节省出公立医院、三甲医院的优质资源,为更需要的患者服务。我们通过开设日间手术等等优势,通过建立康复病房,能够缓解医院的专科专病压力,同时也为患者节约了医药的负担。
刚才两位院领导都介绍了,在不断地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我们还推行了“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在线上通过诊断,提高基层诊断水平,指导基层开展治疗。不管是在祖国的哪一个角落,通过互联网,一线可以连万里,为群众提供好服务。
总的来说,要解决“看病难”,还是要靠改革,也要靠发展。在2021年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上,马晓伟主任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中国的分级诊疗实现之日,乃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成功之时,我们共同的为这个目标去努力。
谢谢。
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
韩丁
在“十三五”期间,北京协和医院平均日门诊量达到1.3万人次,其中外地患者达到六成。“一号难求”一方面体现了患者的信任,我想更重要的是对我们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首先,医院解决“看病难”问题,就是开源。深挖潜力、科学排班、增加号源,通过绩效考核指挥棒让更多的专家出门诊,同时开设夜间门诊、周末门诊。第二增加效率。在单位时间内看更多的病。多措并举,通过各种政策倾斜提高辅助科室积极性,有效缩短辅助检查的预约和出报告时间,包括采取智能药柜、一站式缴费,缴费取药时间大大减少。第三推进医联体建设,让优质医疗资源辐射下沉,让更多患者获益。另外一个更重要的是积极推进互联网诊疗,充分利用专家的碎片时间,跨越时间、空间限制,给更多的病人服务。
在提高群众就医满意方面,一方面改善就诊环境,更重要的是了解群众就医难点,优化就医流程。凡是病人排队长的地方,就是设法改善的重点,建立一套多途径、易操作、人性化挂号诊疗服务体系,让患者线上线下、来不来医院都能挂号。保留多个老年窗口,增设老年志愿者岗位,引领老人不会因为“数字壁垒”产生就医难题。此外,在预约挂号、分时段就诊、机器人导诊、自助缴费、集中检查预约、药品配送到家等诊疗环节,想方设法优化流程,让群众看病感到更便捷、更温馨。
此外,在常态下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过程中,医院推出“线下门诊、线上咨询、热线电话”三位一体的门诊服务模式,达到分流患者、减少聚集的目的。在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数字化转型改变患者的就医模式,不断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5G等技术在医疗场景的应用,让技术服务临床、让百姓享受便捷。
因为我们的努力,流程一点改变,服务一点提升,节约一点时间,患者的感受就大不一样,门诊少了喧嚣,多了秩序,少了求助,多了舒适,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也得到了很大提升。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
我的问题提给奚院长,我们知道,北京医院在2021年就开始了在线咨询服务,是“互联网+医疗健康”方面的先行者.下一步在互联网医疗方面还有哪些探索和打算?谢谢。
北京医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
奚桓
谢谢您的提问,也谢谢您对我们医院相关工作的关心。2021年,我们开展了在线咨询服务,今年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支持,真正实现了互联网的诊疗服务。前面也介绍了,包括可以开处电子处方,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做到送药到家,特别是患者与医务人员能够在线上面对面交流、咨询,实际上已经由过去的咨询行为变成了诊疗行为,这是一个发展和进步。
下一步的工作,其实也是我们关注的,也是我们正在摸索和开展的。像刚才谈到的送药到家,不是依靠医院一家的力量,而是需要有一个信息平台、物流平台,所以我们也在积极探索,跟能够提供这样服务的医药企业、大型国企,甚至是网络信息平台进行对接.这里面也要得到相关部门比如医保部门的政策支持,能够解决电子处方的报销问题、持卡就医的问题。所以,我们是共同推进、协同发展,但是医院在这方面是从患者那里能够直接感受到服务需求,所以我们在这里作为一个服务的提供方,也应该积极发挥医疗机构在中间的作用,也起到一个上传下达的作用,把需求变成我们能够提供服务的方式和能力,也把这些需求向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汇报,得到相关部门在政策方面、社会环境和平台方面给予相关支持。
刚才,中日友好医院宋书记和协和医院的韩丁院长介绍了,互联网服务有很大的便捷性,特别是谈到一些慢性患者,过去需要到医院就诊,现在除了就诊以外,我们发现通过互联网方式提供医疗在线服务以后,大大节约了他们来往医院的时间,也节约了交通成本,减少了他们来就诊的不便和烦恼。刚才谈到就医难和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实际上在医改的过程中不断解决这些问题,但是现在又有人提到“去就医难”,实际上就是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的问题,这个问题要解决好,我相信“互联网+医疗”在这方面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也是我们要关注和积极往前推进的。同时我们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可以解决外地患者就医难的问题。
另外,我们要实现预约就诊、问诊咨询、慢病管理、药事服务,形成一个全流程的服务模式,我们都在阶段性地往前推,但要把它变成一个体系,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当然我们也是想到了,会尽力去做、去推动相关的工作,使我们的患者真正能够享受到科技的进步、社会的进步,以及服务模式和服务理念的进步,带给他们的便捷。
同时,我们在“互联网+医疗”方面推进“互联网+护理”,这不是一个新名词,只是体现了一个服务的点和面的工作。在这方面我们在积极探索,因为出院患者的延续性护理一直是护理工作当中的重点,过去靠上门,这样的服务非常好,但是效率比较低,服务所及的面也比较窄。所以,通过互联网可以更好地增加工作效率,提高受益面,实现更好的、更广泛的服务。
目前,在互联网上可以提供的护理服务,包括造口、腹透等问题其实是困扰患者,有的时候让患者滞留医院不愿意出院的原因。那么,我们通过掌上北京医院APP,开通伤口、造口、血液净化、糖尿病护理等10余个专科护理的在线咨询。目前有26名专科护士可以提供在线出诊,就患者遇到的问题,包括他们在线上给我们留言、提出问题,能够很快进行护理的专业解答。其实这也是促进医改,真正实现居家医疗、家庭病床、居家养老的很好的方式,居家不是在那等着,需要有一个服务体系来支撑和保障,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很好的居家养老、家庭病床服务。
今年根据疫情的需要,我们开发了“两码变一码”的信息采集系统,也大大方便了患者,就像刚才韩院长讲的,他们也有很多的经验和举措,门诊的秩序更好了,大家的心情更舒畅了,感觉就医更有秩序了,这都是我们需要去继续往前推进的。
我们现在正在积极推广人工智能在“互联网+医疗”中能够发挥更多的作用,目前试点情况就是在医联体特别是在健康脱贫、健康扶贫工作、对口帮扶支边工作中开展和探索,比如人工智能上传心电图,或者通过网络来上传病理片,因为在基层医疗机构,让它建一个质量很好、设备很全、诊疗能力又很强的病理学科,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太容易实现。怎么发挥好优质医疗资源,我们所在几家医院就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他们把这些资料传上来,我们的专家可以线上甚至做完诊断以后,通过线上反馈诊断意见,就能够既帮扶对口单位,也通过我们帮扶的这些点,很多都是县级医院,来提升他们对所在区域的医疗服务能力。我们是连在一起的,不是只局限在我们服务的周边患者或者到我们机构来接受服务的患者,应该形成一个网络,形成一个团队,更多的为广大患者们提供服务。
我想这是我们在积极探索的方面,我相信将来随着“互联网+医疗”的不断推进,随着全国各家医疗机构推进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和好的方法,共同分享、共同借鉴和提升,“互联网+医疗”的前景,我认为是非常广阔,也是非常好的。谢谢。
央视新闻记者
请问在上百年的发展历程当中,协和医院的精神内核是什么?是怎样发挥引领作用的?谢谢。
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
韩丁
感谢提问。老百姓在选择医院的理由非常朴实,就是看医院能不能帮他解决问题,能不能站在他的角度上为他着想,能不能把他放在心上。如果说协和有什么精神内核,就是我们优秀文化传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患者;始终坚持以文化为先导,培育优秀人才。
老教授是协和的“三宝”之一,不仅医术精妙,更是在见惯了疾病的痛苦仍然将病人视为珍宝,可以说是“大爱成就大医”。我们的张孝骞老教授,身边总是带一个小本本,凡是遇到特殊的病例、疑难杂症,他就在小本本记上患者的姓名、年龄、病情要点等等。有一次会诊的时候,有一位女性一感冒就休克,大家诊断不清楚,张大夫就通过小本本回忆起这个女患者30年前得过产后大出血,就考虑她是产后大出血休克导致的垂体坏死,诊断明确了,给这位患者解决了难题。
现在更多的年轻的、一代代协和大夫,从实践中不断地传承着、理解着、丰富着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使其逐步内化为文化的自觉和价值追求。协和肩负着医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社会责任,开展特色的临床研究,推动临床问题的解决。我们对标国际的前沿技术,加强国际国内的强强合作,包括医工交叉,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转化医学、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持续发力。发挥在全国医疗领域的航标作用,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致力于培养一大批具有人文精神的、医教研管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梯队。协和在全国较早创立了临床博士后、科研博士后的项目,牵头成立了中国住院医师培训精英教学医院联盟,而且发布了我国首个“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框架共识”,不断地整合优质教学资源,自上而下推广经验,推动了住院医师培养的规范化、均质化发展,为全面发展我国住院医师规培水平作出了贡献。谢谢。
健康县域传媒记者
我还是想把这个问题提给协和医院的韩院长。在您的汇报当中,您透露了一个数据,“十三五”期间,协和门诊量达到1700多万人次,协和医院有没有对门诊人次进行分析,比如北京市内的患者比较多,还是来自北京市外的比较多,哪个省份排名靠前,我们协和医院与这些靠前的省份怎么协作,让老百姓留在省内就医的?谢谢。
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
韩丁
我们一直在做这个分析,分析整个病人的来源、病种的分类、来自哪些省市,哪些科室的外地病人多。其实医院一直在做积极努力,包括利用远程医疗与各个省市开展协作,今年我们就和200多家医院进行了远程合作。
但是,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国家的系统工程。通过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让诊疗水平达到均质化,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所以全国在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目的是让我们的医生尽可能均质化,使患者在各个省份都能享受到均质化的优质医疗服务。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领导下,我们与全国的医务人员一起努力,一直在路上。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我们想了解,武汉的易凡医生曾经牵动了大众的关注,我们也知道易凡医生此前在中日友好医院与援鄂医疗队有一个重逢,而宋树立书记也在现场跟她有会面,所以想请问宋书记给我们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以及您的感受。另外我们还想知道,经历了武汉抗疫之后,中日友好医院在疫情防控方面又会有哪些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谢谢。
中日友好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宋树立

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十三五”时期委属医院改革发展成效以及群众看病就医情况

前不久易凡医生来到了中日友好医院,与医疗队员重逢,回忆他从入院时情况危重到14天成功摘掉ECMO的艰难过程,回顾起援鄂医疗队“去时雪花飞舞,归时樱花烂漫”的战斗历程,不仅易凡医生的救治,我们每一家医院、每一名医务人员对每一名患者,上到百岁老人,下到刚出生的婴儿都是精心救治。点点滴滴的细节反映了大道理,就是党的领导,我们国家的体制制度优势我国抗疫取得决定性胜利和重要战略性成果的根本保障,中国人民身上体现的中华优秀特质是抗疫斗争的力量源泉。广大医务人员是人民的一份子,很普通,承担着治病救人的任务,又很特殊。武汉前方4.26万名医疗队员和湖北当地50万名医务人员很了不起,他们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我特别想再说说后方的医务人员。以中日友好医院为例,血透中心医生护士坚守岗位,每天从早6点到晚10点,为200多名患者进行透析治疗,100多台机器没有停歇。日间化疗病区坚持运转,为肿瘤患者提供序贯治疗。我们完成100多位急危重症孕产妇治疗,还有近千名慢病患者在家手机登录互联网诊疗平台,请大家既关心前方,也关心后方,既关注医生,更关注护士,也希望大家疫情防控期间关爱医务人员,疫情防控之后同样关爱医务人员。
当前,“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按照要求,我们一手抓冬春季疫情防控,一手抓保证正常诊疗秩序。疫情防控方面,我们严阵以待,一是将流调关口前移,增加快速体温检测设备,实行更加严格的预检分诊制度,及早甄别和分流可能存在风险的人员;二是优化就诊流程,增加门诊自助服务区域,减少人员聚集;三是严格落实病房封闭式管理,执行零探视、零陪住的规定;四是加强核酸检测力量,保证达到规定的检测能力;五是定期对全院员工根据风险分级进行核酸检测(含医生、护士、行政、学生、保安、保洁、护工、工勤人员等);六是严格落实院感防控制度并加强培训演练和督导检查;七是专门增设老年患者服务区,由医院党员职工进行志愿服务,帮助患者更方便地进院就诊。医院组织专家进行在线复诊、开具电子处方、在线配药并送药到家。
在保障正常的诊疗秩序方面,目前我院各项指标位居北京三甲医院的前列,其中出院人数位居第二,这个成绩是医院严格防控的基础上取得的,来之不易,这也是广大患者支持和配合的结果。
现在大家可以看到,如果到中日友好医院,患者的体温筛查和健康码出示比较靠前端的。由于增加了一些流程,我们医院党员医生护士利用自己轮休的时间,义务志愿从事疏导、引导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患者也会感觉有一些不方便、比较麻烦,但是我们很高兴的看到患者是非常、非常配合的。希望大家继续理解支持,共同维护大家的安全。我们有信心在党中央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领导之下,在委党组领导之下,我们依靠全院的干部职工,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更安全的医疗服务,为疫情防控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谢谢大家。
健康报记者
请问韩丁院长,据我们所知,中国罕见病患者已经超过2000万,而罕见病的诊治又是全世界的难题。但是协和医院在构建罕见病诊疗体系方面已经建立了中国模式,请问协和医院在这方面有哪些探索?谢谢。
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
韩丁
谢谢提问。罕见病是国家特别重视的。我们国家的医疗资源发展并不是很充分、很平衡,治疗罕见病水平也参差不齐。而且罕见病的病例在全国比较分散,涉及的学科众多,误诊率、迟诊率极高。只有相对集中我们国家的医疗资源,双向转诊、加强沟通,才能提高我国罕见病的整体诊治水平。
推进全国罕见病网格化管理。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成立了全国罕见病协作网,构建了1家国家级中心(由协和医院承担)、32个省级中心、291个地市级中心的分级诊疗、分级上报模式,建立网络直报系统,逐步实现罕见病的早发现、早诊断、能治疗、能管理。比如山东的一位母亲,生孩子的时候就觉得胎动减少,孩子生出后肌张力比较弱,当时地市医院诊断不了,就通过直报系统到了省级牵头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这些医生相对有经验,考虑他可能是一个罕见病,建议到协和医院来确诊。通过我们做甲基化检查,这个病人诊断为第15对染色体变异,是一个“小胖威利综合征”。出生3个月就得到确诊,相较于以前罕见病漫长的就医道路,无疑是一个奇迹。
另外,我们还牵头建立了中国罕见病联盟,发挥调动各个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包括药企各方面的积极性,集中产学研优势,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包括我们出版了很多的罕见病治疗指南、共识、教材,建立了多个区域的协作组和疾病学组,培训各级医生,同时开展了整个罕见病综合的社会调查,牵头了多项课题研究和专题研讨,探索罕见病新药研发和多元性支付模式,推动整个国家罕见病社会生态更快、更好发展。
我们还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罕见病临床队列研究”,包括建立了注册系统,现在累计注册病例超过6万例。目前,协和正在筹建国家罕见病质控中心,负责对全国省市级中心的罕见病诊治进行质量控制。
总体来说,在“十三五”期间,就是在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顶层设计下,我国罕见病的诊疗和保障水平有了大提升、大进步,在国际舞台也发出了中国声音,制定了中国方案,推广了中国模式。谢谢。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谢谢韩丁院长。刚才三家医院介绍了“十三五”期间改革发展的成效以及服务群众的做法和努力,大家也可以感受得出来,各家医院都在努力的提高诊疗水平,同时也在不断地采取各种措施,来缓解群众在看病就医方面的一些不便,提高就医体验。三家医院也都突出介绍了利用“互联网+医疗健康”来改善群众的就医体验情况。这个月,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的通知》,介绍深化“五个一”服务行动,也就是推进“一体化”共享服务、“一码通”融合服务、“一站式”结算服务、“一网式”政务服务以及“一盘棋”康易服务。同时也推出了一些地区在持续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中的一系列典型经验做法。也希望各位媒体朋友加大对这些经验做法的宣传报道,我们共同努力来推动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也谢谢各位嘉宾、谢谢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中国网
原标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十三五”时期委属医院改革发展成效以及群众看病就医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实录全文)》

文章标题: 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十三五”时期委属医院改革发展成效以及群众看病就医情况
文章地址: //www.pedca.com/news/494831.html
Top
Baidu